2013-10-02

幽冥意識之海的掌舵者──大衛林區David Lynch

撰文:孫志熙/劇照:2011噶瑪蘭國際短片節[CUE電影生活誌]2011年7月號

大衛林區  導演/編劇/視覺藝術家/音樂家,1946120日出生,水瓶座。

重要作品列表
1977 橡皮頭Eraserhead
1980 象人The Elephant Man
1986 藍絲絨Blue Velvet
1990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9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Straight Story
2001 穆赫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
2006 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

出生於美國西北蒙大拿州,父親是研究樹木的科學家,芬蘭裔的母親是英語教師,他自小在樹林間嬉遊,育養出對自然大地的感受及聯通,中產階級的家庭因公經常搬遷,當他15歲搬至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時,在那認識的朋友讓原本耳濡目染喜歡科學的他,從此愛上了繪畫與藝術;1965年他進入賓州藝術學院,展開嚮往的藝術生活,直到某天他盯著自己的畫作入迷,畫布上的世界竟倏地活了起來,他心想:「也許電影是讓繪畫動起來的方法」。

真正扭轉人生路徑的,往往是那些瞬刻的靈閃,他開始嘗試將停格動畫投影在雕塑銀幕上,累積6部短片作品後,首部長片《橡皮頭》問世,強烈驚駭的實驗風格,訴說一種幻夢、曲變、壓抑與脫逃,源自他初為人父的焦慮,巧幸的是女兒Jennifer日後克紹箕裘,其作品路數相當程度繼承了父親血統。林區旋風站穩七0年代前衛電影旗手地位後,先是《橡皮頭》與同代B級經典如《活死人之夜》(1968)、《鼹鼠》(1970)、《粉紅火鶴》(1972)、《洛基恐怖秀》(1975)等齊名;緊接著《象人》攻佔好萊塢,獲奧斯卡8項提名;《藍絲絨》受影評人一致推崇;《我心狂野》一舉拿下坎城金棕櫚;而被視作生涯集大成的《穆荷蘭大道》,則再奪坎城最佳導演獎。

受希區考克與費里尼影響極深,夢境、慾望與潛意識同是他的創作母題,挑戰影像形式,刺探人性暗部,沿意識底層而行,呢喃著意識流、對幽冥世界的探索,更以令人惴惴不安的音效,架構起炫麗而又詭譎之境,這無以名狀的影像語言,使影壇不得不為他創造一個專屬名詞─林區主義(Lynchian)。他一以貫之的,還有那頭商標式流線銀髮,被笑稱有如浮世繪中的濤濤海浪,或梵谷《星空》裡的絲絲捲雲;此外,愛好且講究咖啡的他,在2006年推出《內陸帝國》時為籌措行銷資本,以自己的名字成立咖啡品牌,電視廣告當然也拍得很林區。

對靈性事物易感的水瓶座如他,2004年曾出版《Catching the Big Fish》一書(遠流中譯本《大衛林區談創意》),談論自己1973年起修習「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之於創作的影響,分享藉心智技術捕捉靈感之良方,而關於意念的傳達領會他總是說:「若是拍電影的人還得用文字語言來說明影像意義的話,那是很荒謬的。」他信仰「我們擁有憑直覺了解事情的天賦」。


眾多長篇傑作之外,台灣的我們也有幸向他的創作原點取經,包括1968混合動畫與真人的第一部劇情短片《字母》(The Alphabet)、1970年《外婆》(The Grandmother)、2002室內劇風格的《兔子》(Rabbits)、同年的《Darkened Room》,以及2010應邀為Dior拍攝形象短片,由法國女星瑪莉詠柯帝亞主演、上海取景的《Lady Blue Shanghai》,5部短片將在今年8月宜蘭「噶瑪蘭國際短片節」映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