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6

Day 10:二0一五荷比紀行(終)

2016/1/4

長久以來一直對安特衛普動物園心存執念,無來由地認定這幾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是有種維多利亞蒸氣龐克的潮感,決定要來這個相對冷門的城市,很大部分是基於此原因,另一部分則是圖個親炙美好八0年代的時裝傳奇。不料園內半數腹地都在整修,像在逛個大工地似的,整個早上沒遇到超過3組遊客,但以水族館和餐廳的賞心悅目程度而言,也算值回票價。

旅程最後一天,半卯起來把前面省著的預算花出去,也因為學過教訓而只挑薄風衣買,畢竟上回從倫敦巴黎扛回來的厚料大衣們,在台北都只有掛在收納袋裡的命。睡前在露台遠望城裡的零星燈光,稍加反省這4天過於怠惰的心態,覺得還是欠安特衛普一次認真的遊歷。


荷蘭比利時之行就此畫上句點,真要回溯起來,這趟旅行的念頭是在近10年前就被植入的,當時為了課堂的影像作業,用〈這麼遠那麼近〉拍了支MV,經過無數次的聆賞與分解,歌詞大概也成了咒語不停挑撥著潛意識,「我由布魯塞爾坐火車去阿姆斯特丹,望住喺窗外面飛過嘅幾十個小鎮,幾千里土地,幾千萬個人,我懷疑我哋人生裡面唯一可以相遇嘅機會,已經錯過咗。」201615日的早晨,終於得償所願,搭上一班從布魯塞爾開往阿姆斯特丹的火車,唯一不同的是,該相遇的,我想都已經相遇了。


2016-12-25

Day 9:二0一五荷比紀行

2016/1/3

一早出發去布魯日,就是《In Bruges》的Bruges,行前特地把電影溫習了一遍,導致真正抵達鐘樓時,一直四處張望有沒有美國大胖子想要登樓觀光。古樸的小鎮子裡街巷極窄,遊客數量算是恰到好處,數百年來在這裡的一切也就默默存在著,閒晃了一會兒發現有人潮在廣場群聚,後來在市集塑膠棚下吃熱狗時遇到的阿伯說,那是市長在請大家喝啤酒,7度的氣溫下開始飄起細雨,阿伯澹定表示這樣已經算很溫暖了。

雨沒有要停的意思,活動範圍只能維持在商店和騎樓內,柯林法洛搭的遊船在這個季節是不營運的,但不知為何乘船處的屋簷下仍坐著若干雨衣人士。選購完巧克力伴手禮後就躲進河邊的咖啡店歇腳,鄰桌客人正專心地在看自行車賽轉播,私以為這種運動賽事的主角其實是風景而非選手,然而歐洲人對於觀賞風景節目也總是比誰都享受。


天候不佳,傍晚便折返回安特衛普,出站時才注意到車站雖有荷槍警察,但完全沒有安檢關卡,當下極度扼腕沒把○○從阿姆斯特丹帶來,畢竟新年期間的非一線城市,入夜之後真的頗沒搞頭。


2016-12-24

Day 8:二0一五荷比紀行

2016/1/2

見識過安特衛普草率與擺爛的一面之後,不禁受到影響而心情開始鬆懈了,預定行程的達標度低於50%,今天僅僅只在中央車站以西至市政廳之間的商業區隨波逐流,既奢侈又懷有罪惡感地跟各國觀光客摩肩接踵,在開滿國際品牌店的街上虛度光陰,什麼跳蚤市場、水上博物館觀景台、雕塑公園、肉販同業工會博物館、MoMu、國際文化中心、雜誌漫畫老店、1884年開業的麵包店等所有做好的功課一概沒實行,最深刻的記憶應該只有被Maison Margiela的熱情店員贈與每人兩支試管香水,小碎步雀躍離開之餘天也黑了,趕緊找到超市買菜回家煮飯。


一開煮便體驗到所謂酒店式公寓的廚房有多麼中看不中用,鍋具太陽春,電磁爐火侯難以控制,洗碗機洗程超長,但打開後實在看不出跟原本的髒樣有什麼差異。另一方面,歐洲浴室最討喜的一個物件就是電熱架,披上使用後的浴巾或是手洗完的襪子,要不了多久就能烘得熱脆脆,相當欣慰能在這間旅館與它重逢。


2016-12-23

Day 7:二0一五荷比紀行

2016/1/1

中午的火車轉點到安特衛普,於是2016第一個早晨就在收行李與清冰箱剩菜的忙亂裡度過,去車站的tram上,對著窗外拍了好長一段移動的街景影片,車體行進中時強時弱的頻率襯在畫面前方,聽著覺得特別平和心安,作用近乎於在哭鬧的嬰兒面前打開吸塵器或吹風機。認真回想這些年到過的城市,好像都有這麼一段平移的光景被我留下:深圳的生化摩天樓群,東京瀰漫髮香噴霧的弱冷房車,北京的水墨色枯枝,香港嚎啕般的傾盆大雨,上海殘夏飄搖的梧桐樹影,愛丁堡罕見人跡的住宅街,倫敦沉默拘謹的磚房,巴黎1204K規格的塞納河岸,然後是阿姆斯特丹被完美陽光親吻的老城區。景致全都鮮明可辨,唯獨分不清記錄它們的到底是鏡頭或自己的眼睛。


從宏偉堂皇的安特衛普車站出閘,由於是一月一日,路上冷清固然正常,但仍可以明確感受到城市等級下降的幅度,站前大街短短的,商家自顧自的生活,沒什麼刻意討好觀光客的意思,這樣一想,竟有點歐洲版羅東車站的味道。由家飾品牌經營的旅館步行五分鐘就到,兩層樓、大客廳、大浴室、大露台,推門出去環視眺望過後,並未得到太多使人打起勁來的刺激,只能將今日最後希望寄託在比利時名物「Amadeus」的無限量豬肋排上,但4人就連解決各自的一份都有困難,畢竟已非年輕小伙了啊。結束晚餐時整座城已陷入靜寂,回程巴士車廂裡,想是跨年夜的紙屑垃圾就在角落堆成小丘,在歐洲遇見如此熟悉的擺爛場面,心理衝擊還是滿強烈的。


2016-12-20

移地而不變的強大作者美學─《記憶乍響》

預告片是挺讓人對劇情摸不著頭緒的,裡頭風格化的車禍畫面把觀眾的猜測帶向了是要解謎母親(伊莎貝雨蓓飾)的死因?還是什麼跟戰地攝影有關的重大祕密?但我這樣提示好了,先回憶一下是枝裕和的家庭劇:一家之中有人過世,這份悲傷激活了家庭成員間的親疏關係,一些陳年愛恨浮上檯面,然後互相衝擊宣洩,最終獲得慰藉與成長。對,結構差不多就是這樣,只要再把日本的市井小民置換成西方社會的知識分子階級就行了。

但隨著時間行進,除了對家庭的描繪,還愈往個體的深裡走。開場是約拿(傑西艾森柏格飾)與妻子在醫院迎接新生兒,這時以為是要著墨面對生命來與去、責任與身分的轉變,而當父親(蓋布瑞拜恩飾)處理完亡妻遺作事宜後跟蹤了放學的小兒子,又以為是要剖析年過花甲的鰥夫心境,結果都不是,中段之後,才明白最被導演關注的,實是那個最年輕的成員──讀高中的小兒子,一個年幼喪母、拙於表達、孤僻敏感男孩的內在糾結。

故《記憶乍響》的主題核心其實仍延續了《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或十年前的處女作《愛重奏》,都是聚焦於正值青春期以及離不開青春期的人物們的存在狀態,不過本片又比上述兩部貪心許多,藉由每個成員的支線碰觸更多子題:哥哥有逃避妻兒、和前女友出軌一條;父親有婚姻中的長年齟齬、與同事的新戀情一條;母親亦有志業與家庭間的取捨困難一條。然神奇的是,即使每條支線的比重不相上下,若拿片長109分鐘除以四,一人篇幅只有不到半小時,但角色深度卻不因此貧乏,反而透過穿插講述,編織出加乘的效果。


導演尤沃金提爾的強大,並非單純在於敘事技巧高明或畫面營造的精緻度,而是他洞察人類思緒與情感的方式,那是一種非常出眾的審美觀,在本片中,絕大多數顯現在母親與小兒子各自的獨白和舉止細節上。如此壓倒性的作者美學,也使得本片即便是他首次離開生長的北歐,將故事背景轉移到說英語的美國紐約甚至美式校園,都能保有自己獨特的質地,絲毫不見走味或變形。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6-12-10

導演生涯路上的第一道隘口─《再見瓦城》

成為長片導演的第五年,趙德胤交出第四部長片,《再見瓦城》自開案以來,在主題定調上即讓「愛情」優先於過去作品訴求的「離散」、「壓迫」等標籤,這首先釋出的訊息是,它會與前三部長片有所區隔,並且一定程度上會是創作與製作的轉捩點。以成品來看,雖然愛情篇幅並未真正多過女主角蓮青(吳可熙飾)為取得身分所經歷的顛沛流離,但對於愛情關係中從屬、支配、不對等的描繪,實有足夠力道,且幾乎都呈現於車上場景:從開場眾人偷渡坐的貨車,到中段阿國(柯震東飾)保釋蓮青後搭的三輪車,再到後段大雨中的摩托車,隨著兩人距離愈來愈近,掌控權也愈來愈往男方傾倒。這部分是舊作中不曾有過的新東西,成效頗佳。

上週在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再見瓦城》舉行特別放映,先前已經在台北看過試片的我,為了確認某些被指摘的劇情細節,刻意看了第二次,果不其然都是些誤判誤讀、不成問題的問題,但這二度觀影卻看出了其他端倪,趙德胤也自承過的,那就是本片之於一位導演的職業生涯,其實是個重大過渡期的產物,相信較為纖細的觀眾亦會察覺這一點,故而覺得好像哪裡怪怪假假的,但絕不是情節,因為一切確實是從他家鄉鄰里甚至親人的真實經歷改編而來,包括邊境查驗、奔波辦證、憧憬台灣、煮飯連室友的份一起煮等生活狀態的真實性皆不需質疑,真正令人感到卡卡的癥結,是來自當極低成本起家的團隊獲得翻漲五、六十倍的預算和資源時,過去習慣的敘事方法和有預算的製作方式之間不免產生落差。

本片大致維持低成本式的影像語言,而這樣紀實感強、調度不多的長鏡頭,放到製作規格提高的畫面中,便顯得尷尬了;此外主角打工的廚房和紡織工廠,相比當地真實情況,又被美術及燈光佈置得太美太乾淨了,使得觀眾要全然投入角色處境略有障礙。

映後酒會中,據我在各國影人間的探聽統計,最獲好評的是飯店房間出現大蜥蜴的超現實橋段,動物做為藝術片常用的象徵品,可以有力提升隱喻層次,這場戲一方面是張力極佳的神來一筆,卻也有與整體調性脫鉤之虞,然對從業人士而言,這些執導面拿捏的困難度,發生在職業生涯的過渡階段其實又不難理解。


三年前剛拍完《冰毒》時,趙德胤說他正處在深刻反省期,同時為了兩種路線的選擇而煩惱,一是順應台灣本地二到五年週期一部片的輔導金模式,二是繼續低成本蠻幹拍到變成影展老屁股,如今《再見瓦城》至少走出第三條路,未來他的拍片資源也仍然看漲。獲頒金馬獎「年度傑出電影工作者」時他再度向台灣致謝,每次榮譽時刻他總會這麼說,站在這個凋敝時代吾輩台灣原生種的立場,實則也多得了這些棲居台灣並努力往外走的創作者,他們電影事業的路徑與他們自身,都不失為具參考價值的活體標本。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