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5

如果我們一輩子成不了強國─《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

首先給各位溫馨提示,截至本文刊登為止,這部電影在金馬影展的放映場次即將售完,並且目前未有院線上映計劃,所以我完全不介意你現在放下手邊螢幕,先去離你最近的ibon買票。

改編自小說的《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開場在巴基斯坦拉合爾舊城區的一間茶館裡,此處正因為發生一樁美國人被綁架事件,四周風聲鶴唳、外交情勢緊張。自稱記者的美國男子巴比,和現任大學教授的巴籍主角成吉思,兩人相約在茶館裡進行採訪,成吉思要求對方先把他的故事聽完,於是電影以傳統且能營造懸疑氣氛的敘事方式展開──說書。並且他有言在先:務必聽完來龍去脈,千萬不要斷章取義。

成吉思出身巴基斯坦名門之後,原本他和大多數富家子弟抱持一樣的夢想:去美國留學、進入華爾街工作、30歲成為商業鉅子。儘管企業顧問的工作內容其實違背他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教育:美利堅商業王國追求最低成本最高產能的效率最大化,員工是隨時可替換的零件而非資產。原本在美國只要會賺錢就可以得到尊敬,但911事件讓一切都不一樣了,成吉思開始在種族偏見下被美國社會粗魯對待,也因而真正認識自己是誰。56歲的印度女導演蜜拉娜雅,作品皆有強烈的民族意識,片片關乎種族階級議題,在《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這個案例中,電影好看的很大原因雖是先天故事角度好,但也好在導演節奏掌握得當,沒有再現當年《浮華新世界》的慘劇。


小地方的人困於環境限制,轉而向大國家追尋夢想、實踐自我,這樣的處境是巴基斯坦的,也未嘗不是我們的。有人選擇獨善其身,去富庶強國留學求職最後再舉家移民;有人總有一點揮不去的使命感,不願看到同胞後代永遠無法以自己國家為榮,這些人知道自己不會成為世界名流,但選擇用不卑不亢的態度留在故鄉認真做點什麼,就像成吉思一樣。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是枝裕和那雙真正體察人心的眼睛─《我的意外爸爸》

實在不知道是枝裕和究竟是怎麼把他電影裡每種人物的心境、每次做出的選擇、每個因為有所領悟而重新修正的決定,都描繪得充滿讓人抵抗不了的強大說服力。兩個經濟能力和教養態度都很懸殊的家庭,因為當初在醫院互相抱錯小孩,便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把不是自己親生骨肉的孩子養育到要上小學的年紀,故事就從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向下開展。

院方對兩家父母說,過去這種案例,100%的家庭最後都會選擇交換孩子。這時候,大多數的我們就和片中兩對夫妻一樣難以接受,進而產生「請一定要證明不是這樣」的慷慨情緒;但隨著兩家人開始協議讓孩子和親生父母相處、到對方家中過夜,我們不久前的堅決,又隨著片中人物的嘗試動搖了,「果然還是血濃於水吧」。這驅使觀眾立場不自覺游移的,就是是枝裕和的導演魔力,他用嫻熟而敏銳的心思,不急不徐地鋪陳,不斷強化世間眾多價值的曖昧性,令觀眾既覺得兩邊為難,卻又發現兩造也都理所當然;甚至於在面對那絕對會被二流編導渲染成呼天搶地痛哭流涕的爸爸向兒子道歉之橋段,是枝裕和依然處理得平和節制、點到為止,但他卻總是能一點就點進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深處。


全片所有演員的表現也都無可挑剔,包括第一次飾演父親的福山雅治,將菁英份子的自負和傳統父親的包袱詮釋得極為到位;本人是時髦大叔與全方位創作者的Lily Franky,也把市井小民的困窘和樂天演繹得活靈活現;以及最具療癒力的,就是孩子們沒有任何矯飾的純淨眼神了。當你想卸下在拚搏生活裡習慣了的防備,讓真情真性沖洗一下武裝得太疲累的心靈,請看是枝裕和的電影。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生而為人,辛酸也浪漫。──《地心引力》

說《地心引力》是「科幻太空版少年Pi」,其實並沒有那麼貼切,畢竟由於場景的單一化(宇宙中與太空艙裡),以致視覺上的象徵及寄寓力不如又是大船小舟又是汪洋荒島般的豐沛,但是敬請放心,因為導演是人稱「墨西哥三傑」之一的艾方索柯朗。記得哈利波特系列中最異色的第3集《阿茲卡班的逃犯》嗎?還有《你他媽的也是》、《人類之子》這些富含哲學辯證的作品,都出自於他手;《地心引力》則是51歲的他和32歲的兒子所合力編劇,以父子身分刻劃痛失幼女的母親角色(珊卓布拉克飾);91分鐘劇情毫無令人鬆懈之機會,甚至你會不斷重覆聽見自己在心裡驚叫:「天啊怎麼辦!」

這樣一齣人在太空孤立無援、面對生死一線間的故事,所有起伏轉折的張力之於人生最好的註解,就是難關過了總又有下一個難關,每個難關你都想過要放棄,好不容易堅持下去以為就要柳暗花明了,命運之手卻不打算這麼輕易放過你。


整部片「存在地心引力」的場景與時間只有片尾短短幾分鐘,而「地心引力」說穿了是種關於活著的了悟:此生在世連連受苦,若你認為全是無謂枉然,則生命只會像失重狀態,永遠虛浮漂蕩;唯有效法中途退場的喬治克隆尼,無論順境逆境,都總在通訊器裡播放鄉村老歌、以輕鬆態度自娛,在辛酸的現實中信仰浪漫與自由,才有機會重獲地心引力,腳踏實地把人生路走完。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