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3

兩個層面辨別凡人與名家─《賈伯斯》與《史帝夫賈伯斯》

近期如果有人要開一門創意思考或故事行銷課,由衷建議使用2013年和2015年的兩部賈伯斯傳記電影做為教材,倒不是要研究賈伯斯本人,而是拿電影文本與敘事策略來互相分析比較,學生肯定能秒懂什麼叫「把故事說得比事實還精彩」和「把故事說得比真實更無聊」。

2013年艾希頓庫奇主演的《賈伯斯》(以下稱舊版),說真的,過目即忘,碰巧前不久電視播出稍作複習,卻因為剛看完2015年麥可法斯賓達版《史帝夫賈伯斯》(以下稱新版),更使得它弱點畢露。首先是選角,比起新版法斯賓達,舊版艾希頓庫奇雖與本尊較為貌似,但太魁梧的身材和太無害的臉蛋皆無法表現一代科技梟雄的複雜性,然而演員無法發揮其實是編導的問題。新版由導演丹尼鮑伊搭配編劇艾倫索金,其成效確實就像名字組合看上去的一樣厲害,按照索金風格慣例,片中的機鋒對白是以常人的1.5倍速運轉,高明的爭論戲之所以難寫,是因為必須確保每一方都能據理力爭,讓觀眾無法輕鬆決定誰對誰錯、跟著陷入矛盾,進而體會做人的為難。

反觀舊版,卻發現它始終都在避免言語和價值觀的衝突,只示意性地呈現「他們好像在吵架」──撂一句狠話、做一個激動的呼吸,僅此而已,並且又充斥太多肥皂劇情懷、拍太多情緒狀態,像是夥伴辭職後一人開著夜車在雨中大喊「不!」,以及被董事會否決後回到創業起點的車庫裡痛哭,老爸還適時現身安慰展現家庭溫情,這和新版中將新仇舊恨今昔對照的手法相比,舊版實在粗糙俗氣。再來是配樂,比起新版一開頭便使用一組充滿科技感、預告風雨欲來的新鮮音色,回去聽舊版裡那些百搭的抒情流行歌,簡直就是呆版了。

綜合歸納評比:新版的劇情結構是以三場產品發表會做為節點,將登場前的後台視作最具張力的風暴中心,這樣的切入點必定大勝舊版的斷斷續續人生流水帳;儘管新版尾聲讓所有爭執化解得略嫌急促,但同時也讓這個毀譽參半的角色回歸人本──一名試圖彌補過錯的父親,糾心度直接上跳若干層級。大事紀整理、便宜的化險為夷、以企業微電影思維製作的長片,當然也可稱作電影,但當主角已是普世公認的不凡之人,除了強調他複雜、明暗的性格魅力,也必須用更心機的敘事技巧,才能創造彼此加乘的匹敵之感。


一如蘋果著名的品牌廣告sloganthink different,這也是比較兩部賈伯斯電影後所能得到的驗證與啟發。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12-05

那些不放過自己的,都叫傻子─《一個勺子》

2014金馬獎影帝、最佳新導演得主陳建斌,他的導演處女作《一個勺子》在事隔一年、歷經片中男配角王學兵涉毒風波後,終於上映。這中國近期的一票原是當紅演員,後因電影業大熱而想一圓導演夢的包括徐崢《人在囧途》系列、趙薇《致青春》、鄧超《分手大師》,甚至蘇有朋《左耳》,皆選擇了熱鬧賀歲、青春懷舊等致力於營造夢幻泡影的大片路線,當然以上並無敵視娛樂片的意思,只是這麼一比,就讓陳建斌顯得特立獨行──《一個勺子》除了緊扣他的西北出身背景,也將鏡頭照向城郊地區真實、粗礪的一面,如一則簡潔有力的寓言。

拉條子(陳建斌飾)和金枝子(蔣勤勤飾)夫婦是整起事件的核心,他們被夾在謀生本份和功利社會的中間孤軍奮戰,原著小說裡的主角務農,電影改動為牧羊人是更加貼合題旨的設定──既圈養著做為生計的羊群,同時自己也成了投機份子眼中的待宰羔羊。他們純樸心軟、道德標準高、不願意獨善其身,原本不情願地接濟勺子(傻子的西北方言)竟也慢慢生出了責任感,好不容易送走了勺子罪惡感卻又來了,儘管老婆哭喊「現在的社會好人沒好報」,拉條子仍難以理解人類的壞心眼與詐騙行為,當其它人前仆後繼奔上唯利是圖的輸送帶,那些留在原地不斷質問為什麼、學不會放過自己也不加入遊戲規則的人,就叫做傻子。


「傻子」在故事中段就因為被人領走而從此消失,成為拉條子口中的一個代名詞,他到底何許人也?從主角做的惡夢(夢見自己刺死躺在羊圈裡的男人,結果那男人就是自己)和去影印店委製尋人傳單(老闆問傻子的姓名,拉條子卻回答自己的名字)兩段暗示來看,傻子其實是主角自身的倒影吧。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11-21

吃不膩的老味道仍是必要─《愛情失控點》

伍迪艾倫的電影,其實就像過生日的概念,每回邀請的客人和舉辦的地點也許會不同,但實際上的流程儀式與心得感想卻都差不多,雖然心裡早已有數,當日子近了還是難以抑制期待的情緒,而等到終場散會時,又覺得不過是如此。同時,平均34年會有一次特別淋漓酣暢的成就或者說強烈的轉折,如2005年《愛情決勝點》、2008年《情遇巴塞隆納》、2011年《午夜‧巴黎》,尖峰與尖峰之間亦存在小高潮如《藍色茉莉》,除了定時定量這點,也大致符合人生的起落周期,48部片下來,說是陪著三代人長大的導演及電影,肯定當之無愧。

對照一年前的《魔幻月光》,這次又是艾瑪史東,又是師生老少配,又是慧詰惹人憐的少女對上魅力滿點的大叔,不過《愛情失控點》倒是讓最拿手的經典組合重新出籠,再度將喜劇套路自我驗證一次:能言善道、學問滿腹的高級知識份子男主角先是陷入低谷,接著因為執著於愚笨之事而重獲熱情,過程中不斷自圓其說,最後在驚嘆與荒謬的情節裡跌回深淵;鐵齒的女主角起初欲拒還迎,然後自打嘴巴地愛上對方,最後大夢初醒回歸原點。兩造都以相當高的智商,實踐著相當傻的行為。


即使早就摸透這些技倆,伍迪艾倫的自嘲與自婊仍讓我們樂此不疲,好像某些小吃店就以一缸肉燥打了數十年的天下,哪怕飯麵米粉粿仔條和青菜都是相同的調味,卻已成了我們無法割捨的老味道。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11-08

劇情飽滿、極具份量的重磅港片─《踏血尋梅》

如同台灣的七0年代末,香港影壇在九0年代初期也曾吹過一股奇/兇案風潮,那些取自駭人聽聞刑事案件(也有偽事件,如王晶的「香港奇案」系列)的題材,在當時都以三級片與B級片的格調來處理,不外乎是販賣腥羶色,要說開始關注人性動機和群體肇因的,可能要等到2009年許鞍華的《天水圍的夜與霧》,它以一樁真實滅門血案,探究社會階層和外籍婚配所衍生的各種問題;今年,香港又出現一部改編自7年前援交少女碎屍案的《踏血尋梅》。

《踏血尋梅》骨子裡也是十足的社會與人文性,但又機巧地披著偵探懸疑的外皮,雖以郭富城飾演警探做為票房號召,但他的角色其實只是整起事件的見證人,並非藉由他的追查才讓線索逐一浮現,相反地,觀眾是已經在開頭知道了結果,再跟隨他去梳理人物的過去和心理狀態,倒有點像導演自己的分身;真正的故事軸心圍繞著受害與加害者,也正是香港社會最弱勢的兩類人:新移民和邊緣人,女孩是和改嫁的母親從中國移居香港,男人是有喪母創傷的底層人民,兩角由新人春夏和白只飾演,可見得是力求寫實,不想觀眾被熟悉面孔制約。


導演翁子光為影評與編劇出身,這是他執導的第三部長片,用最直觀式的說法,我覺得它充斥了極想做到商業文藝平衡、萬無一失的好勝心,用哪些元素判定?第一是風格化的攝影(在片尾始知是杜可風掌鏡)。第二是章節式敘事、把全片分為四個段落,這種手法通常是導演喜歡就好,之於觀眾真的沒差,在理解劇情上也毫無影響。第三,為了徹底杜絕影評人最愛撻伐的「人物太平面」之機會,可看出花了很多心思在角色的功能和喜好設定,比如臧sir(郭富城飾)總會帶拍立得和命案現場留影、中段出現目睹犯案過程的幻覺、不斷提及離婚後很少見面的女兒;警局同事和路上交警全都是為了舒緩情緒、增加幽默感用的;女孩的歌女母親(金燕玲飾)則有擅於製造衝突、易暴走的性格;女孩的親情寄託於和生父互傳簡訊等等。以真實事件改編而言,劇情相當飽滿,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九項入圍,確實是今年度極具份量的重磅港片。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10-17

寧願孤單地睡著,不要寂寞地醒著─《白河夜船》

回過神來,竟然一連三篇介紹的都是日本片,因為很難得也很稀罕地,近期院線好幾部日本電影的平均水準像是挽救了長久以來的頹勢,儘管都以改編居多──是枝裕和《海街日記》及河瀨直美《戀戀銅鑼燒》,《白河夜船》則是改編自吉本芭娜娜小說;另一部《歌舞伎町24小時愛情摩鐵》倒是少見的原創驚豔之作。

《白河夜船》的主角寺子,是個和有婦之夫進行無奈的不倫戀、沒有工作、經常在睡覺的女性,因此片中70%的時間她都穿著細肩帶背心和內褲(其餘是休閒裝扮或裸體),也和許多日本小說的主角一樣,有一位自殺死去的朋友。若是為了逃避現實,則她活得比那些裝睡的人們還要坦然──她是真睡,畢竟有什麼比睡眠更無痛更完美的方法呢?不必大吃大喝徒增體重,也不用血拼購物消瘦荷包,更不用強拖任何人作伴。潔白的床單和被褥是白河,她孤單的身子是航行在睡眠裡的船隻,疲乏又殘酷的現實催人眠,唯有情人的來電是喚醒她的指令,但是一路隨她睡睡醒醒,又覺得那樣的戀愛關係只是讓人進入更深層的睡眠,更加與世隔絕、自我流放。故事在寂寞與睡眠的母題之下建構了三個層面,一是寺子獨自一人的嗜睡;再來是友人詩織在工作中接觸到,因為疲憊和難以入眠而希望有人陪睡的顧客;最後是情人之妻因故成為植物人,陷入永久的睡眠。

睡眠一旦多了,夢境與現實、過去與現在的分野就模糊了,只能陷入曾經的迴圈:好友生前的談話,和情人初識的冬天,連在夢裡都是和學生時代的情人之妻會面。影像透過恰到好處的手持,將這股恍惚迷幻感營造得極佳,而這種奉獻且卑微的愛情觀,男性或許可以略知但很難感同身受,所以真正難得的不是電影好看,而是平面攝影師出身(曾拍攝木村拓哉、淺野忠信寫真集),在這部片兼任導演、編劇、攝影的若木信吾為這種心境給出了精準的詮釋。


往返夢和現實的文本中,通常需要一個象徵物用以區分時空狀態,如陀螺之於《全面啟動》,《白河夜船》裡也有類似的設計,那是劇情接近尾聲處,寺子邊講電話邊卸去她從故事開始便一直塗著的指甲油,這一幕我想應該不是幻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想我應該不是在做夢。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10-12

最甜美的紅豆餡,用最苦澀的一生來熬─《戀戀銅鑼燒》

河瀨直美近期的電影路線可以說相當明確,世界觀也一以貫之,以下試著做出歸納:第一,故事以老人、中年人、青少年為三角結構,青少年會成長在單親或是採取非典型教養方式的家庭,而中年人在一開始則都是三邊關係中最弱勢的一角,通常是疲憊無力、壓抑隱忍的,那些被創作者最殘忍對待的角色,往往也就是他自身的投射,前作《第二扇窗》男女主角的母親們一個是女巫,一個流連男人之間,《戀戀銅鑼燒》的女學生之母也專門得到一顆「把家事丟給女兒做、自己和男友講電話」的單獨鏡頭,這些中年女性特別容易令人聯想到導演對於自身,或者對於相同世代(七0前後)生存之道的觀察甚至揭穿。第二,一定會出現的兩種鏡頭是大量的主觀視角看景與看物,再者是人物跟拍,以接近紀錄片的拍攝形式來力求真實。第三,強調人與自然萬物的互動,東方哲學意境不僅是她個人招牌,想當然爾也是國際影展拿獎利器,請再度參照上一部作品《第二扇窗》。

不過比起《第二扇窗》,《戀戀銅鑼燒》的情節更加工整且也通俗,通俗意指配樂、剪接、調光等技術方面的精細製作,要不被催出淚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故日本票房告捷,上映首日甚至登上賣座冠軍,也因為這抹清透暖和感,獲得不少「若說是是枝裕和拍的也不會被懷疑」的評語,但我想是枝裕和會把悲劇性再刷淡一點,可能也不會拍演員嚎啕大哭的特寫。


去年和今年的兩部片存在一些相互對映之處,尤以最後一幕為甚,《第二扇窗》談生多一點,電影結束在孕育生命的海洋;《戀戀銅鑼燒》談死多一些,即便最後千太郎(永瀨正敏飾)因為受到德江婆婆(樹木希林飾)的鼓舞,原諒、接受了犯過罪的自己,終於能開口叫賣他的銅鑼燒,但他身後盛開的櫻花卻又象徵著死亡前最美的一刻。生與死,便是如此在河瀨直美的電影裡不停輪替。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9-15

用老屋與料理寫下家的記憶─《海街日記》

從葬禮開場,也在葬禮落幕,電影的中間,是隨著四季變換容貌的鐮倉街景,以及角色念頭一點一點的轉移,明明只是姊妹們煮飯吃飯、聊天鬥嘴、各有煩惱和舊傷這樣平淡的日常生活,劇情也是從同名漫畫改編,基本設定沒改動太多,為什麼仍讓人看得津津有味?是枝裕和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他讓「導演」工作最大程度接近字面上的意思:在拍攝之前先下足功夫,無論演員的選擇或他們之間的關係互動,他都施了獨到的魔法,所以鏡頭不必耍任何花招,只要負責驗收最終的成果。這讓角色們就像真實活著的人物,4位女演員就像真正的姊妹,甚至海貓食堂的老闆娘(風吹淳飾)和長女幸(綾瀨遙飾),也因為私交甚篤而流露出可比家人的情感。

許多豐富的細節讓角色無比鮮活,也令觀眾很容易自我投射:姊代母職的長女幸背負著責任,有點嚴厲霸道但又能體諒她的立場;二姊佳乃(長澤雅美飾)開心難過都要喝酒,很老二性格地大而化之;三姊千佳(夏帆飾)因為出生得晚,參與不到前面的家庭史而顯得有點局外人;同父異母的小妹鈴(廣瀨鈴飾)則是父親再婚所生,處境其實與幸相同,故特別得到大姊的同感和憐惜,人性的為難和戲劇性幾乎都放在這兩個角色身上,幸斥責父親外遇,但自己又介入同事醫師(堤真一飾)的婚姻,幸要鈴諒解曾是第三者的媽媽,自己卻又對拋下她們搬到北海道的母親無法釋懷。

此外,食物一直是是枝裕和電影的要角,片中諸如食堂的炸竹莢魚、母親傳授的海鮮咖哩、自種自釀的梅酒,它們除了指涉家庭記憶,不同食材也代表著季節更迭,而季節又代表了時間帶著人不停向前走,活著就得吃,描寫吃其實是描寫最樸實的生命力,在故事後段,甚至是家人間和解的關鍵道具。


《海街日記》比起前作《我的意外爸爸》,矛盾和衝突的力道略為輕軟了一些,畢竟片名已經明說了是「日記」,其婉約的影像質地與敘事手法,確實就像一本被溫柔書寫的家庭日記。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8-30

喜歡台灣式的小酷炫+小白爛,請體驗看看─《青田街一號》

自從對岸又實踐了一次大躍進(這次是影視產業)之後,台灣業內人士也開始每天轉貼中國網媒的各種電影相關翻譯、分析及技術性文章,那些文章的編輯總會加上這樣的眉批:「比起好萊塢模式,中國電影產業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然而這話看在連「足量內需市場」都搆不上邊的台灣人眼裡,真正要思索的問題其實是「需不需要勉強一個以農林漁牧維生、偶爾做點手工藝來熱鬧熱鬧的小村落去發展太空科技?」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難道我們只能滿足於逢年過節辦場鄉民聯歡晚會,或是每到暑假就讓苦悶上班族再緬懷一遍青春校園嗎?就算精密工程做不了,還是能試著打造一些輕工業吧,台灣電影工業空白了30幾年,人家的近代類型片養成階段我們完全錯過了還有剩,而現在又得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硬著頭皮跟著進入類型混種的時代,如今任何具有挑戰和開創意圖之人,都可謂是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借用吳姓綜藝大哥文采),都值得基本的肯定,《青田街一號》其實就是在做這樣的嘗試,雖然8千萬拍攝成本偏高,但也許就像《賽德克‧巴萊》,很多第一次的經驗是要砸錢來取得的。

《青田街一號》從公開放映(台北電影節、媒體試片、觀眾特映)以來,共有前後兩個版本,直接了當地說,現在這個上映版本經過些許剪接和配樂的調整之後,最重要是結尾的安排比舊版來得好,比起舊版的過度隱諱,新版至少交代得更清楚還唬弄了觀眾一下;整體最出色的是場景設計(尤其洗衣廠氛圍到位)和人物造型(萬茜和隋棠都很有記憶點並且襯出角色氣場),施名帥和張少懷兩片綠葉的設定挺有巧思,演員本身的搞笑表演也稱職,最大的遺憾是主角張孝全存在感太弱,大概承襲了台灣片普遍喜歡讓主角當旁觀者,立場中庸,也不敢有過激的性格,導致缺乏人格魅力,這點也許適用於文藝電影,但在類類型片(兩個類,沒有筆誤)裡就不是那麼恰當;如果在劇情前半段那些炒熱氣氛的辦案過程中,主角可以得到更多反思和體悟,而不只是在最後高潮戲用一句「不是所有人都該死」帶過的話,故事不僅會更立體有餘韻,也能減低一些前後主題的斷裂感,否則現在看起來就像前半段專心在為鬼報仇,後半段卻突然殺出另一碼事的大魔王。


《青田街一號》是今年台灣電影新路子的試金石,個人衷心希望它能賣出好成績,好給市場和投資方打劑強心針,如果你喜歡有點酷炫又有點白爛的風格,建議體驗看看。最後是私自的好奇,近年在台灣影劇圈深居簡出的王柏傑,是不是反倒轉型成了電影彩蛋專戶?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8-18

抓住暑假尾巴的台灣電影與其文化觀察

事實上,卡進暑假檔期的台灣電影還有《醉生夢死》、《風中家族》、《刺客聶隱娘》、《OPENOPEN!》,但在此我們僅聊聊具有明顯主流市場企圖、且並非企業大型廣告的三部片:本週已上映的《我的少女時代》、下週將聯袂上映的《青田一街一號》和《屍憶》,以上唱名順序,亦等於個人預測的票房排名。

《我的少女時代》和《犀利人妻》系出同門,都是電視製作人跨界拍電影,中肯地說,誠意足、質感佳、造星成功(沉浮多年的王大陸極可能一炮而紅);嚴厲地說,其題材主旨仍不脫十數年如一日的本土偶像劇,只不過是做工精緻版。亞洲民族尤其華人十分熱衷將初戀無限放大、渲染成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甚至是唯一真愛,並拚了命想要重溫,由於儒家思想教育我們出了社會就得做個無欲無求的君子,只能克盡本份去工作、結婚、繁衍後代,不必再探索自我也不需深化心智,是故學生時代的青澀單純反倒成了最自由的象徵,而這種心態對於社會進步是相當大的威脅。

接下來《青田街一號》和《屍憶》同樣在8/20上檔,《青田街一號》有挑戰混合式類型的高度野心,又有喜劇又有武打又有靈異,故事裡的奇思怪想,很容易讓人察覺它的年輕氣息,而這的確就是導演李中的長片處女作;《屍憶》是台灣導演謝庭菡與日本監製一瀨隆重(代表作為《七夜怪談》、《咒怨》)的跨國合作,去年已有前導短片完成在前,長、短版中由冥婚引發的駭人事件與最終轉折皆相去不遠。

而有趣之處在於,《青》、《屍》兩部電影儘管片型不同,但在劇情設定上彼此還頗心有靈犀的:兩者都是兩女爭一男,都是可憐男配兇狠女,可見台灣社會性別觀感之風向;然後《屍憶》的女高中生(嚴正嵐飾)因為有陰陽眼所以被鬼糾纏,恰好可以看作是《青田街一號》林仙姑(萬茜飾)的前傳。在暑假尾聲的強敵環伺下,若《青》、《屍》結盟合賣套票,或許能達成雙贏局面也說不定。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7-31

致年輕的人們─《實習男生存法則》

這年頭,韓國新導演的長片處女作實在都有點恐怖,我是說厲害的那種。20132014年幾部質量與票房兼具的強片諸如《海霧》、《正義辯護人》、《青春勿語》,再加上去年在台北電影節拿下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首獎的這部《實習男生存法則》,全部都是生平第一次執導長片的傢伙。

回到故事主題,實習生這樣曖昧的身分(若非廉價勞工就是無薪幫傭),時下年輕人十之八九都經歷過,就心態而言可以歸納成兩種基本款,一種是觀光客型,為了賺點生活費或是進來找找自己興趣在哪,總之都把實習視為一段過渡;另一種是盼望媳婦熬成婆,只要幹得不差,偶爾逮到機會表現一下,等到有人離職那位子順理成章就是自己的。而這部片的巧妙之處,就是讓主角包辦兩者,一次吃完AB餐。

男主角浩贊一心想進電視台做導播,但家境清貧的他必須在備考期間有份穩定薪水養家糊口,所以先是以過渡心態進入公家機關實習,可是他又勤快能幹得備受同事喜愛,加上前輩要離職,主管有意讓他轉正,於是第一個心理轉折出現,既然已經落榜兩次也不確定這回考不考得上,他想乾脆放棄理想、努力升上正職,接受平凡安穩的生活。都預支薪水給家人買禮物了,不料卻來了個靠關係的女同事空降,他再度被打回實習生等級,原本好相處的同事也開始見風轉舵,工作出錯還嫁禍給他,漸漸看清權力關係及人性醜態後,他便以回歸初衷做為心理的第二次轉折,但是升職的機會又這麼來了。


原片名的「10分鐘」所指為何,要等到電影結尾才終於揭曉:當他再度陷入抉擇時,地震演習開始,這短暫的10分鐘對他來說就像職場現形記,影射著當大事(難)臨頭,人人為了求生都得躲,都得縮頭與自私,要論對錯其實意義不大,每個群體有各自的遊戲規則,有的你認同,有的你不齒,認清之後端看你想加入哪個局。這個上映檔期也頗有意思,6月畢業潮後、新鮮人集體出籠的現在,看這部片真是挺應景的。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7-18

學會開好人生這台車─《愛情停看聽》

駕訓開車這檔事,經常被電影拿來比喻為人生的解題練習,特別是學開車的需求可能發生在任何性別、職業、年齡層,同時一定是一教一學,意即誰都能夠成為我們的導師,在一段密集的時間、密閉的空間相處中,對往後產生重大影響,而兩個角色也可以有無數的組合搭配,戲劇發揮空間極大。

2006年有部榮恩(其實他叫Rupert Grint)主演的《人生駕駛課》即為一例,講的是17歲青少年欲掙脫保守家庭的束縛,在暑假期間為一位躁鬱老太太打工,進而在種種小冒險和長途車程中尋找「自己想成為怎樣的大人」;《愛情停看聽》則是另一部典型的美國小品,失婚的紐約書評家為了實踐開車去探望女兒的承諾,雇了一位受政治庇護來到美國的錫克教徒做為她的駕訓教練,兩人並沒有天雷勾動地火、摒棄身分差異私奔去,僅僅只是互相加油打氣,各自獲得一點溫暖和慰藉,道別後,繼續走好自己的人生。

本片先以女主角鋪墊婚姻和出軌話題,接著深入到職業婦女對於家庭責任的取捨,再用這位計程車司機兼駕訓班教練帶出911與非法移民議題,這在紐約背景下就是十足的接地氣;既然主軸是學開車,那麼以各種路況和行車安全事項來影射人生,算是最基本不過,至此大家應該能歸納出一些好故事所必備的條件,其中最接近真理的一條是:要有用以烘托的綠葉型副主題,雖然這裡不講三次,但它真的很重要,小品片的重點就是劇情設定夠寫實有趣、夠讓人心有戚戚焉,而因為人生是複雜的,講難聽點叫做禍不單行,所以當我們遭遇困境時,問題不會只有一個,必須讓它們環環相扣才顯出生活的難度與深度,但反觀某些台灣電影,卻因為創作者太執著於本身的單調經驗,使得整個故事就像一根脫落的髮絲在空中飄啊飄,沒有支援,沒有呼應,蒼白而空洞,看著它飄到東又飄到西,最後落到地面結束,所以呢?沒有然後。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7-06

有沒有吸血鬼日常生活的八卦?─《吸血鬼家庭屍篇》

猶憶201010月,本專欄的首篇文章談的就是吸血鬼電影,如今將近5年過去了,時光芢苒之中,個人評價最高的吸血鬼片,當然非Jim Jarmusch《噬血戀人》莫屬,其次由《血色入侵》(瑞典原版,非美國翻拍)和朴贊郁《蝙蝠:血色情慾》共居第二,現在,則又迎來一部空降排行榜的《吸血鬼家庭屍篇》作夥來湊湊熱鬧。

影史上認真詮釋吸血鬼文化並且力求新解的電影當然不少,但存心就是要惡搞翻玩的,說不定還更多。這部由紐西蘭出品、喜劇明星(HBO影集《痞客二人組》的Jemaine Clement)自編自導自演、採用偽紀錄片加真人實境秀風格的奇片,真正達成了傳統再創新。我們再重申一次,喜劇的根本核心是什麼?就是反差性;怎麼做?在這個案例中,只要把古老玄奇的設定,用最實事求是、順應當代的口吻重講一遍,馬上讓觀眾笑得人仰馬翻。

為什麼片中的笑點都這麼親切?因為一旦拔掉主角的吸血鬼身分,這個故事立刻就和時下廢廢的單身男子合租公寓沒什麼兩樣,室友生活習慣的衝突、弄巧成拙把事情搞砸、感情困擾、和外界小團體互看不爽等等一樣沒少,只是在這些橋段裡面,巧妙地把經典元素結合進來:吸血鬼必須接受邀請才能進入室內,所以跑夜店變得有點麻煩;被吸血同化的新成員因為到處炫耀,引來吸血鬼獵人入室,不僅害死家裡8千歲的老夥伴,還讓警察找上門來;和世仇狼人打群架,狼人集團的首領貼心提醒大家先脫掉衣服免得變身後撐破,結果受重傷的是教他們用電腦和手機的人類工程師朋友。


3個穿著中世紀服裝的麻吉,一次次都用荒謬可笑卻一針見血的方式解除危機,而終場和樂融融一家親的局面,又是多麼向鄉土肥皂劇致敬呀。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6-24

避免成為瞎片的15項要件─《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

一、若是改編自勵志暢銷書,便不要再取一個這麼勵志暢銷書的片名,而且其中還不存在任何說反話或幽它一默的意圖。

二、如此真心在為一個複雜的哲學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並按步驟條列出來照表操課的,不可能是好故事。

三、一部長片除了用有點耳目一新的敘述技巧將男女聲交叉剪接、配上不同人物的相同嘴型,來呈現眾生千篇一律的內心困擾之外,不能沒有其它亮點。

四、當主角的職業被設定為心理醫生,其個性與行為的邏輯絕不可錯亂,因為坐擁微豪宅的保守中產階級不會用背包客的方式旅行,也不會莫名出現略為輕浮的態度,而且會當上心理醫生的人更不會煩惱「不知快樂為何物」這種事。

五、不確定法國原著小說詳情為何,但劇本千萬不可將主角心境處理得過於膚淺及廣告slogan化。

六、公路形式的電影裡,所遭遇的險阻和巧遇的心靈導師萬萬不能服膺刻板形象。

七、繼《紅色角落》後請勿再重現西方審美觀裡的東方美人而且最後又自己承認是妓女。

八、非不得已不要採取場景先決的概念來拍片,尤其是為了迎合中國熱而跑去上海和西藏。

九、要影射達賴喇嘛,就不能請操一口日本腔英語的伊川東吾來演。

十、請勿找一位發福的性格男星如尚雷諾來客串非洲毒梟。

十一、可以被異地的幫派份子囚禁,但不要在獲釋後讓素昧平生的村民集體為他鼓掌歡呼。

十二、做為知識份子,遠赴非洲後竟然不是反思資源分配不均與階級問題,而是藉由大學同窗與保鑣間的同志愛來悟出「快樂是做自己」,這麼無聊的事不需要繞著地球跑才能明白。

十三、沒有確切的心結或創傷需要撫平時,不用特地去找沒聯絡的初戀女友只為了多跑一個點。

十四、真愛不應該在一通莫名時機點所打的越洋電話中被發覺。


十五、近年優秀的「出遠門找自己」之通俗掛電影諸如《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白日夢冒險王》,如果不能達到相當水準或超越它們,還是不要拍比較好。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6-06

詩人才會做的事─《男孩超級白》

要遇見讓體內湧出某種原始、無名之悸動的作品,隨著年紀與觀影量增長,機率是愈來愈低了,具備這般質素的電影,根據經驗而言,往往都是導演的第一部片,而這也是未做任何預習的狀況下,看完《男孩超級白》的直接反應。「超級白」譯自「Güeros」,這句墨西哥俚語是對男子膚色的調侃,大約等於奶油弱雞的意思。

劇情那麼鬆散,可是能感受的又那麼充足,幾乎像人的第一次失戀,就算壓根還不懂愛是什麼,卻又能在心裡淹成一座湖泊,供你浮沉個半年幾載。全片除了學運遊行稱得上大事件之外,其餘不過是兩名罷課學生與主角小弟放任著住處的凌亂和不甚堪用的電器、偷接鄰居的電被抓包而落跑、開車迷路遇到小混混、擋風玻璃被小鬼惡作劇砸破等生活片段,一行人去尋找象徵父親意涵的老歌手,但怎麼看都更像是閒散的遊蕩,有點興之所至,有點隨遇而安,這類高純度的作品你不會想再去多加解析,因為不受規章制約的,反而可以最接近人生真貌。

導演處女作的特色還有一樣,即蓄意要人看見的玩心,要說這是炫技我不置可否,畢竟大前方還有Xavier Dolan頂著,炫他不過。單說片中出現的一些小趣味,比如將同一刻的視覺和聲音觀點分割──畫面是A所見,但聲音是B所聽;或是播放卡帶裡的傳奇歌曲時,皆用隨身聽轉動的音效取代音樂,硬是不讓觀眾知道究竟多好聽;接著劇情走到一半,突然挑釁似的全體出戲,主角問上車的朋友「你覺得這個劇本怎麼樣」,甚至瞬間掃過後座的工作人員與打板;再來是自我揶揄拍黑白片這件事,讓主角說出「用一群魯蛇拍黑白就說自己是藝術片」、「有種就花自己的錢來羞辱我們,但他們竟敢拿納稅人的錢。」云云,神來一筆,又戲謔又驚心。

「我們在哪?」「墨西哥市。」這路上的一問一答在電影裡出現了兩次,他們繞了老遠的路找到老搖滾歌手傾訴崇拜,但其實哪都沒有離開,世界是火車站,也是他們的墨西哥市,乘客來來去去前往其它地方,而他們只是在站台目送著一班又一班的列車,這是詩人才會做的事。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5-24

身障但不悲情,法國的喜劇本色─《貝禮一家》

纏綿悱惻或者瘋癲亂來的愛情故事,幾乎是人人都熟悉的法國電影招牌套路,但他們其實還有一個容易被觀眾忽略的強項──勵志喜劇片。

怎樣的主角可以成為勵志情懷的投射對象?一種是有夢想但遇到重重阻礙的人,一種是先天背景相對弱勢的人,而《貝禮一家》非常機巧地讓二項條件一次滿足:主角Paula出身務農的聾啞家庭,她是父母與弟弟中唯一的健全人,她不但能聽能說,擔任家人與外界的手語翻譯,而且還在無意間被老師發掘了她的歌唱天賦。

這樣「弱勢」的人物背景為什麼還能是喜劇?法國與亞洲社會的根本差異便在此明顯展示了。最大的關鍵點,就是他們故事裡所謂的身障人士、弱勢族群,從來都不是悲情苦命的,而就只是具有特質的角色,照樣可以開玩笑,可以生氣、狂喜、失落、有尊嚴、選市長──和所有其它人一樣;而多數的亞洲作品呢,身障角色總是被設定了一副「身障就是他唯一的個性」似的,不再去考慮他做為人的複雜性,只想賣弄可憐、賺人熱淚。所以法國的《貝禮一家》大可怡然自得、以輕鬆幽默的喜劇為基底,就像《逆轉人生》。


接著說另一個重點,《貝禮一家》這樣一個以中學校園出發的故事,之所以能夠如此豐富有層次,而不像台灣談來談去都是霸凌與家庭問題的最大原因,就在於教育體系對人文藝術的重視,女主角就是為了和暗戀的男孩一起上合唱課,才有被鼓勵去巴黎報考音樂學校的戲可以演,劇情也才能再拉出一條練唱經典歌曲、宣揚音樂文化的線;再舉其它法國片為例,《藍是最溫暖的顏色》、《我和我的小鬼們》中,都能從上課內容來發展故事,延伸出角色的深度和篇幅,或整部電影就是圍繞著學校課程,這兩部片還都是在城市裡的學校,但《貝禮一家》可是發生在小鄉村,可見得法國的教育制度並沒有太多城鄉差距,這是本片除了感人親情、勇於追夢、笑淚交織以外,值得多加思索的潛議題。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5-09

影史最弱美國總統─《總統遊戲》

有一路類型分支,是以動作爆破大場面當作障眼法,用驚天動地、血脈賁張的預告片充當誘餌,但骨子裡卻是黑色冷面喜劇,而且B級成份還不少,賽門佩吉編劇與主演的《終棘警探》是其一,但它比較致力於白爛搞笑,而曾經執導過暗黑版聖誕老人傳說《聖誕壞樂》的芬蘭導演賈馬里赫蘭德,他的新片《總統遊戲》則有獨到的北歐風格,不停釋出「用嚴肅的態度來耍笨」之氣息,儘管節奏比起英美是慢了許多,但看來仍有一番歪斜的樂趣。

山謬傑克森雖然飾演的是堂堂美國總統,但各位可以先將之理解為《金牌特務》范倫坦的無大舌頭正經內斂好人版,也就是說他在片中並非威風凜凜的愛國英雄,落難的他其實是被正在進行打獵成人式的小屁孩,用各種誤打誤撞的彆腳方式所救,那麼B級在哪呢?讓芬蘭的壯麗山嶽成為恐怖份子刺殺美國總統的戰場,光是這個構想就夠嘲諷;恐怖份子追殺總統不是基於政治或宗教理由,而單純只是覺得爽的這個設定也很亂來;至於五角大廈戰情室裡,一群高官緊張兮兮地瞎忙一場,甚至還用google搜查線索,則不可理喻得好符合B片精神。


視覺上配合了動不動就來一下的英雄式慢動作,以及故露馬腳的陽春特效,《總統遊戲》一點都沒想要認真解謎,劇情早早就明示兇手身分,最後再讓危機輕鬆解除,還鋪墊著以為要深入刻劃但其實只是做做樣子的父子情結,如此認真地偷吃步加上認真地敷衍強辯,恰恰達成最佳戲謔娛樂效果。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4-24

因人扮上帝,故人被狗欺─《忠犬追殺令》

為響應本週院線市場《復仇者聯盟2》的強勢壓境,本地獨立片商幽默地給《忠犬追殺令》祭出一句「復仇犬聯萌」slogan來招呼之,只不過片中的這些狗兒,其實兇猛的時候大大多過於賣萌。這並非一部寵物電影,過往幾部代表如《再見了,可魯》、《忠犬小八》、《馬利與我》,多半主打家庭羈絆、人狗情深、溫(煽)情策略,從未像《忠犬追殺令》般,以豪邁手筆稀釋人類戲份,為狗兒換取更多表現空間,烘托出一場狗英雄旅程。英文片名「White God」在導演的解釋裡,意即從狗族觀點仰看人類,而「白種上帝」,當然是屬於西方語境。

故事從屠宰場拉開序幕,以檢驗牛屍、認證食用牛為職的父親,首先揭示了人類對動物掌有生殺大權,到狗主角Hagen登場後,鄰居老婦的角色非常效率性地展現出某類人對「非純種」的歧視,若要說本片到底是什麼類型,事實上它熔多類元素於一爐,說突變片可以,進擊的狗群對仇家的攻無不勝簡直有如《猩球崛起》,只差牠們還不會講話;說史詩片也行,忍辱負重、淪為賭局打手後憤起反撲,可不就是《神鬼戰士》?說警匪片亦無不妥,在與收容所、警察的攻守追捕之間,甚至還看得見主配兩狗有《無間道》般的智取和情義。腥風血雨後,最終仍扣回主旨,用一個饒富象徵意涵的場景收尾:父女倆和狗群即使涇渭分明,卻同樣以俯趴在地的姿態平視對方,人與狗在這個畫面裡,總算取得了平等位階。

以上才是這部作品的訊息水平,絕非搖旗吶喊著「狗是最忠實的朋友」、「領養不棄養」這種人類本位宣言,只要試試把「狗」代入其它名詞,比方「猶太人」,比方「穆斯林」,立刻就能發現道理共通。一部傑作必然是全方位的,像是採用磅礡交響樂就顯得極新穎而且精準;與其用「寓言」來形容本片,由於大部分設定並未背離我們對世界的理性經驗,甚至很多人性面貌都相當真實,也沒試圖進行道德勸誡,所以不如說是「狂想」更妥貼,或許這也是為何片中能令狗兒馴服的音樂,用的是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

文末再補充一個觀影tips,《忠犬追殺令》全片皆為手持攝影,畫面晃動幅度偏大,若是近日患有地震症候群的觀眾,進戲院前請有心理準備。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4-11

都市人的身心排毒良方─《小森食光》

曾經短暫離開故鄉,到城市闖蕩兼和男友同居的女主角(橋本愛飾),挫敗後回到日本東北的小村莊「小森」,住在離家出走母親所留下的林間小木屋,一個人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生活化約到最簡,就是農作、採集、烹飪、讀書、睡覺,不時穿插幼年回憶和表露當下心境的喃喃自語,聽起來好像很沉悶,可其實一點也不。

因為從耕種農法裡能夠理解自然運行法則;從家傳食譜裡能夠感受人情溫度,從與環境的共存關係裡,則能反芻思索著生命哲學,less之中有著more,整體而言就像是步調十分緩慢、氛圍相當文藝的料理節目,看完不僅覺得心靈被淘淨了,胃袋更加虛聲大作,但強烈建議入場前也不宜吃太飽,才能好好感受身心被淨化後的輕盈清爽,而後再大快朵頤一番。

電影雖改編自2002年至2005年間的連載漫畫,但其構想與人物面向,卻與日本農林水產省於2013年起推行的「農業女子計劃」不謀而合,原先還以為兩者間存在發包和接案的合作性質,結果並非如此,只能說明日本政府單位和影視藝文界擁有同步先端的視野與嗅覺,感佩之餘,一想到同樣是以農立國的台灣,每每頒布只救近火卻無配套的農業政策,不免又望之興嘆。


女主角在故鄉有一位以前的學弟,戲份極少,卻講出兩段非常尖銳而又鞭辟入裡的對白,意思大概是:農村的人只憑自己所知所學和經驗講話,內容語氣都實實在在,城市人卻會厚顏鮮恥地空口說大話,盡是狂妄自大;城市人明明讓別人替自己殺生,還滿嘴偽善的大道理。如果想檢驗他這種貌似偏激的看法,當片中出現殺魚宰鴨的畫面時,不妨觀察一下周遭觀眾有些什麼反應。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3-29

怪阿伯與小正太之兩種萌味─《歐吉桑鄰好》

純粹以理性來分析的話,《歐吉桑鄰好》是部相當典型的美國溫情喜劇小品,公式很簡單並且也很好看:一個六旬老翁搭配一個瘦弱小學生,首先反轉觀眾對人物年紀的刻板印象,讓大人降低心智年齡、粗魯放蕩,小孩則超齡又萌萌地成熟穩重,接著透過單親媽媽剛離婚搬家、忙於工作,只好把放學後的兒子託給鄰居照顧,兩個主角遂以非自願性的因素被綁在一起,而這位旁人一律擔待不起的暴躁歐吉桑,反倒和斯文的小男孩合拍,一同出入許多兒童不宜的場所,還教授給他不少歪知識,進而培養出忘年的友誼與革命情感,同時慢慢透露歐吉桑惹人厭的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苦處和生命經歷。

不過,相信凡是會對這部電影感興趣的80後觀眾,有七成七以上是衝著男主角比爾莫瑞來的。畢竟我們生平第一次在銀幕上全神貫注地凝視這位演員,很可能就是在《愛情不用翻譯》的時候,突然間10年光陰過去了,他也從經歷著中年危機、百無聊賴卻還有魅力能吸引寂寞少婦史嘉蕾喬韓森的熟男電影明星,轉眼變成白髮蒼蒼開著古董老爺車的落魄歐吉桑。一直要到劇情後半,我們才發現他的嘴賤難相處是其來有自,這也才透過小男孩的眼睛,窺探到他深藏不露的情感禁區,最後用稍嫌芭樂但一定會讓你鼻酸的方式娓娓道來,並揭開英文片名「St. Vincent de Van Nuys」的謎底──看見他人的美好,儘管那人或刻意或無心地將之隱藏。


回到文首所述,劇情公式都在意料之中,但所有橋段的鋪陳也都細巧暢快,比爾莫瑞仍是不變的活靈活現、收放自如,他是甜中帶苦角色的最佳詮釋者,也是最令觀眾滿足回味的喜劇男演員。《歐吉桑鄰好》上映廳數雖少,但請不要錯過。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3-11

孩子去哪兒─《親愛的》、《雪地迷蹤》

無獨有偶,這一兩週初春檔的台灣院線市場上,出現了兩部同樣是以兒童誘拐為主題,但切入點恰好是彼此對立面的東西方電影:陳可辛的《親愛的》,與艾騰伊格言的《雪地迷蹤》。

《親愛的》大半篇幅都在描述男童走失後,已離異的雙親(黃渤、郝蕾飾)多年來如何痛徹心扉、失魂落魄,但仍鍥而不捨地找尋孩子,過程中不乏被惡意份子誆騙、被流氓追群,而後加入失蹤兒父母互助會尋求慰藉;中段以後,才出現在不知情狀況下收養了男童的農婦(趙薇飾),要是她老公(誘拐者)還活著,這電影基本上就不成立了,因為一旦有明確可怪罪的標的,善惡立判,而正是由於不存在始作俑者,故所有被牽扯進來的人都是無辜的,於是只消將全片訴諸集體式的傷痛苦情,至此可將之視作一部表演出色、催淚的通俗電影看待,不過就在片尾上roll card之前,卻硬是加入了當年事件的新聞畫面,以及導演演員與角色原型人物會面時,互相握手擁抱哭泣的片段,就電影本質來說,此舉不僅畫蛇添足,還曝露了太過強烈的政宣意味,並且如同某些評論所指出的,實是過度消費真實人物的悽慘,同時也令人不禁有些微聯想:陳可辛繼《中國合夥人》歌頌過民族勵志情懷後,是否已然榮登新一批官方代言人?


來自加拿大的《雪地迷蹤》,則把更多關注放到誘拐者身上,全片刻意以交錯的時間序來進行跳躍敘事,但並不用擔心會被藝術電影名導演給雷到,因為這般手法實則增加了懸疑度與解謎樂趣,故事本身仍是通俗流暢而且還讓人很緊張(即使結局略顯老套),一如經驗所告訴我們的那樣,愈是平和成熟的社會,愈容易出現變態型犯罪案,所以它不像《親愛的》那樣強調父母悲痛或不放棄希望,而是反轉過來讓觀眾面對誘拐者,跟隨他(們)的角度一次次經歷使用網路通訊去玩弄、偷窺失去愛女的母親和盡忠職守的警探,甚至以此拐騙更多兒童的犯行,接著了解到他的心理動機只是渴望聽故事、渴望欣賞他人表演,劇情進行到此,開始對誘拐者油然而生一種熟悉感,或許艾騰伊格言欲批判的,除了鋪天蓋地的現代科技,恰恰還有我們這些熱衷於電影─故事與表演─的觀眾。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2-26

體驗成為旁觀/無知/多數暴力的他們之一─《青春勿語》

一名安份無異、素素淨淨的高中女孩因故轉學,轉學是因為什麼?電影前三分之二都未曾提及,開場只讓觀眾看見她面對其它家長的千夫所指卻悶不吭聲,接著便述說她來到新的城市、新的班級,以前的老師把她暫時安置在自己母親家,她到了新學校也刻意與同學保持距離,或說完全封閉自我,但是從旁人的側目與閒話當中,觀眾不禁懷疑她是不是犯了什麼令家人蒙羞的過錯只好落荒而逃,並開始用質疑甚至帶有歧視的立場看著她一舉一動,直到劇情的後三分之一,隨著片段閃回的記憶,事件始末才漸漸明朗,這時候總算恍然大悟了本片如此編排的策略思考:讓人們設身處地去理解何謂不知情卻妄做揣測的社會眼光、什麼叫作人言可畏。

這是導演李銖真在36歲時拍攝的首部長片,也是一次強大的真實事件改編,除了把這樁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以縝密的敘事技巧重組,並且還使用了相對輕盈,但末尾卻更顯殘酷的筆觸,像是穿插描寫女孩的音樂與歌唱專長、同學為她加油打氣之段落,但友情、夢想云云,都不過是餵給主角與觀眾的安慰劑,只是為了舒緩她所遭遇的重大傷害,這些附屬的甜味小菜,其實也更加突顯了既深沉又苦澀的主餐。

前段談論的是劇情上的優秀建構,然而另一值得讚揚的編導手法,在於利用微小的細節設計,把觀眾帶進角色與故事的世界,包括在音效上偶一放大校園裡窸窣的環境聲響,來表現女主角對周遭過於敏感的警戒心;餐館裡邊灌酒邊搔頭的父親,頭皮屑如細雪般飄落在後頸,則暗示了主角的社會階級與可能功能不全的家庭;許多帶有曖眛性的行為,諸如女孩去婦科就診、女孩執意想學會游泳、女孩反常地不願被鏡頭拍攝,也都提醒著觀眾不該只以表徵進行任何評判。


《青春勿語》選擇將整起事件由果溯因,大大增強震撼與驚慄程度,確實是近年看過非常深刻並且激賞的長片處女作。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2-06

許鞍華開過最文藝的玩笑─《黃金時代》

2014年金馬獎頒獎台上,許鞍華為獲得最佳導演獎致詞:「本來想為藝術犧牲,沒想到會站在這裡,我有點不好意思,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熟悉許鞍華生平的觀眾,應該就能理解她為何執著於蕭紅這位女作家,大學專攻文學的她,進入電影業後曾拍攝《書劍恩仇錄》、《傾城之戀》與《半生緣》,卻都遠遜於她其它的成功作品,落得挫敗收場,她曾說自己再也不碰文學改編,之後的創作生涯便以寫實見長,成為現今我們所熟悉的許鞍華,但很顯然,她仍不可自抑對文學的熱愛,畢竟投入《黃金時代》之時,她已接近從心所欲的年紀,可能因此更想撕掉自己廣為人知的標籤;又,蕭紅曾對友人訴說「自己將孤苦以終老」,一名單身邁向老年的女導演,恐怕心底也不時會浮現這樣的恐懼吧。

在一大群只著眼於主角行為的觀眾眼中,《黃金時代》好比《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蕭紅像個不斷跟錯男人的職業小三,總是愛上有婦之夫,又總是在開展新戀情的時候懷著前男友的孩子,但我們應當理解為:那時代二十出頭的女人,已可比擬現今的大齡剩女,遇到單身好男人的機率實在太過渺茫,做為舊社會中一位忤逆同代人思維的女性,她到底是主動自發要驚世駭俗,或者被動受命運捉弄,又怎麼理得清。

《黃金時代》片名本身已是一則反諷,千萬別將時空背景想像成張愛玲式浮華斑斕的民國上海,實際上鏡頭不斷吐露著主角們的又冷又窮,終其一生無論感情或生活都過得顛沛流離的蕭紅,亦自嘲地在孤處異國、愛人外遇、導師逝世之時,於信中寫下「這真是黃金年代」;而這部帶有批判與控訴意識、執意要違背敘事常規的電影,被安排在去年中國十一國慶檔期,更是一樁白金級的黑色幽默:耗資3.5億台幣的重量級製作,票房最終僅收2億半,因為它壓根不是一部閤家觀賞老少咸宜的商業大戲,而是編導雙方以高理想處理的反劇情片。

不過,若要我打從心裡給幾句觀影感想,我會說它是宛如天降華語影壇甘霖,具備電影最狹義之要素,諸如高度的背景知識考據、高度的文化美學含量、高度的表演說服力、高度的敘事結構創新企圖,更重要是芸芸大片市場裡,幾近絕跡的「真電影」。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1-25

誰沒有過那最美的時候─《重返20歲》

人在世上,要爭什麼都行,爭名爭利爭愛情,但唯獨就是爭不過光陰。「青春已逝」的恐懼人人都有,光是讓觀眾跟隨著主角返老還童、重新把如金的歲月體驗一遭,這樣的故事已經足夠有吸引力,但如果要判出程度高下,端看最後用什麼態度面對嚐過甜頭後的處境,並且做出第二次抉擇。就這點來看,《重返20歲》便相當出色。

除了笑點滿滿、可愛得心曠神怡之外,溫馨而鼻酸的哭點數量也不遑多讓,因為故事很靈巧地把少女成為人妻人母後,身分與心境的轉換給點描了出來,當老太太(歸亞蕾飾)走進那家奇異的青春照相館,老闆請她坐到相機前,要她想想自己最美的時候,她一陣悵然地說:「最美的時候,我自己都錯過了。」這句輕描淡寫的心裡話,讓人對她從開頭建立至今的拔扈專橫,都立即釋然了──她最美的時候,都不是為自己而活,她現在的強硬臭脾氣,是被艱辛的苦日子練就的。

本片經常被誤會是翻拍自韓國電影《奇怪的她》,事實上是電影公司將同一個案子在同時間開發出兩個地區版本。中國版的在地化做得很是細膩,融入了婆媽的廣場土風舞,以及銀髮族愛聽的鄧麗君、愛看的《還珠格格》,共鳴度自然激增;而在中國審查制度下,「比較異想天開」式的劇情必須得在結局時「圓回現實來」,這也是和韓版不同之處。

為了要談《重返20歲》,又特意去找了陳正道導演廣受好評的前作《催眠大師》來溫習,兩部片都主題明確且精彩好看,要說使用了什麼高超的導演技法,倒也沒有,純粹就是成熟流暢、視聽覺的質感夠水準。本來不抱期望的花美男鹿晗,實則自然不造作,無害小動物的樣貌看了也覺舒服;原先就期待的楊子姍,她發揮出的喜劇潛力很教人喜出望外,不僅扮相好,表演靈活度也高。

總歸一句,有誠意的商業電影就是把觀眾當朋友,熱熱切切地想逗你笑和惹你哭,最後還不忘送你一顆幽默彩蛋,讓你甜在心頭。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1-09

貧賤老百姓的莫非定律─《人命大富翁》

電影最後,字卡相當諷刺地寫著,片中事件的和解金額依據特定參數計算,接著列出一些艱深詏口的專有名詞,以示資本主義與相關法律之權威。散場時,兩名觀眾都走過一個路口了還不停嘟囔:「只是把事情發生的經過講完,最後怎麼都沒有給一個教訓?」其實,片名就叫Human Capital了,把理當無價的人命人力,用經濟學理論擅長的風險與報酬率來精算,這還不夠教訓嗎?再不然,如果真想得到教訓,那就是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卷首語說過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那就是上流階級終會繼續過得高雅舒坦,倒楣的老百姓則會繼續遇到狗屁意外,莫非定律是也。

《人命大富翁》使用章節敘事,從一樁車禍起頭,分別闡述借錢投資的小康父親、缺乏自我價值與存在感的貴婦(卡拉布妮之姊、路易卡瑞前女友瓦萊麗亞.布諾妮妲姬飾)、小康父親的高中女兒三位主角的觀點,達到逐層揭開謎底的剝洋蔥效果,這個《衝擊效應》也用過的技法當然並不新穎,可是,有史以來全世界說故事的方法不出那幾種,重點在於只要導演下對判斷、用對地方,就仍然會精彩好看,因為創作手法說實話是這樣的,能夠將前人做過的再精進改良,就已經阿彌陀佛,真的不必為新而新,硬要發明什麼自以為獨一無二的結構來畫蛇添足。選擇如此敘事並且把節奏交織得緊湊律動,導演Paolo Virzi功力純熟不在話下,他的前作《最美麗的時光》和本片都代表國家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堪稱義大利申奧專戶。


又是一部改編自小說的好電影,對人物的性格與內心刻劃極精湛,尤其幾場爭執戲(貴婦與外遇對象、貴婦與兒子)吵得扎扎實實擲地有聲,想是由於原著就寫得飽滿,劇本也編得細膩。常覺得我們社會與其砸錢補助電影,倒不如多花一點資源培養作家。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5-01-01

Day 17:二0一四英法紀行(fin)

2014/1/17

對於這最後24小時的燦爛晴空由衷抱持感激,打從5日前吾胃慘遭西式食物霸凌後,便一路夾著尾巴逃回亞洲料理的懷抱,今天總算能將行程實踐去到Belleville,恰巧也就是中國城所在,亦即代表著保證美味的亞洲餐館,並且能用中文點來澎湃菜色,吸引周遭洋人欣羨的眼神,享受瞬間的行家尊榮;另一方面,這裡也有完全從中國三線以下城市複製過來的商家裝潢、店招、貨色和路人,此處所指的是怵目驚心的品味部分,華人最堅不可破的特長,就是進駐世界任何地方後都能徹底將之同化,實是太過強悍的一個民族。

Belleville處處是斜坡,在Édith Piaf舊居樓下停留了一陣,接著尋找起花店,想買一枝待會兒要獻給王爾德的淡粉色花朵;巷弄間清幽又略顯頹敗,某些角落還觸達了荒煙漫草的程度,並不存在如台北半山腰高價房產的氣勢,而僅是屬於平民的硬骨。然後便朝Père Lachaise墓園走去,抵達園中制高點俯瞰整座巴黎,搭配橘紅夕陽與粉紫晚霞,除了美沒有第二句話,途經一位位安息此地的歷史名流,除了天地深重也沒有第二種感慨。


謝謝這個足夠漂亮的結尾,再會巴黎。一年前的現在,已經差不多是出發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