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7


還更幽默、還更感人,三谷幸喜50歲的巔峰作─《鬼壓床了沒》

1218日,這位日本喜劇泰斗24小時旋風訪台,宣傳新片《鬼壓床了沒》(A Ghost of A Chance2011),以往唯能望銀幕讚嘆其多線敘事功力、笑梗埋得出神入化的我,因雜誌工作有幸親自採訪。言談間,三谷導演氣態凜然,正經又帶點嚴肅,令人好生敬畏,似乎高明的喜劇創作者都是如此,他本人的幽默好比棉裡針,會在你最不經意的時候突然刺中,然後在驚訝之下笑個不停。

三谷幸喜人如其名,畢生以製作令人感到幸福的喜劇為志業,身為資深影癡的他,分享好電影的熱情也體現在作品裡,劇本經常可見愛好電影的角色(這次是小日向文世飾演的陰間使者),以及與經典電影相關的橋段。他和好幾位演員保持長年合作關係,包括本片的男女主角西田敏行(飾幽靈武士)和深津繪里(飾律師),還有合作超過10年的戶田惠子(飾旅館老闆娘),他說演員是他最大的靈感來源,合作過一次之後,一定會挖掘出對方更多優點,會成為他的班底,就代表對他有很大啟發。

電影故事是關於一名幽靈武士出庭作證,有的人看得見他,有的人不行也不相信,片中提及靈異體質的關鍵是「喜歡肉桂」,於是我問他自己喜歡嗎,他先是愣了一下後苦笑著說不,我想,是否就因為這樣的高度自持,才得以創作出反差甚大的夢幻歡樂國度?

《鬼壓床了沒》片長超過前作《有頂天大飯店》和《魔幻時刻》,142分鐘的篇幅看來仍無比流暢,時而瘋笑時而垂淚,從無冷場,絕對是他截至目前為止的巔峰之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繼《有頂天大飯店》裡難以辨識的小田切讓,這次直到全片播畢跑起演職員名單,我才赫然發現淺野忠信的名字,而後百思不解他到底在哪出現。進戲院觀賞時,你可以試著找找看他演了哪個角色。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百年年終‧台灣電影集體噴射─《10+10》


要檢驗一塊土地上的電影創作能量,這幾乎是最好的方法了:2011金馬影展發起建國百年《10+10》聯合創作計劃,匯聚老將新銳共20位導演,以「台灣特有」為題,每人拍攝5分鐘短片,如此精簡的影片篇幅,訴說創作者最如衷、直覺的情感,這部前所未有的大集錦,是今年金馬影展開幕片,明年初進軍柏林影展,而就在12月中,即將於全台院線上映,為100年華麗總結。

熟悉的導演名單從前輩侯孝賢、張艾嘉、吳念真,到後進戴立忍、鄭有傑、魏德聖等等,20個故事中,《登場》記錄了走出《賽德克‧巴萊》銀幕的真實林慶台,這段影片捕捉他從素人牧師跨足史詩電影,終要在媒體亮相之心境軌跡;《海馬洗頭》是陳玉勳超凡幽默感的再次展現,絕妙卡司李烈配上柯一正、柯宇綸父子檔,明明驚悚,卻還是全場爆笑出聲;近年操作華語大片、很久沒擔心過預算的陳國富,他拍同輩歌后鄧麗君初登台的故事,少女待綻而又徬徨的心情,其實反映六、七0年代奮起的台灣,我想,近年他貼身見證大中華市場崛起,很可能因此提醒、懷念起了些事兒;而多年來為台灣流行音樂口述史效力的侯季然(曾參與公視上個月播映的《聽時代在唱歌》節目),選擇以寶島歌后紀露霞演唱第一首本地創作國語歌《綠島小夜曲》為題,時空轉換中充滿魔幻況味,如膠囊般封存橫跨50年的台北記憶;特別喜歡的還有沈可尚《到站上車》以及鍾孟宏的《回音》,前者那輛公車即微型台灣社會,黑白攝影增添一種寓言感,後者在校園霸凌中以暴制暴,攤出「恐怖的真實」,這兩人同樣用冷峻犀利、社會批判的眼光,無情也有情地將「百年誌慶」省視一番,非常精湛。

如果問《10+10》為什麼如此重要、不可不看?在這次創作模式的限制(時間極短、預算極少)之下,首先能排除商業與拿獎壓力,可以心無旁鶩盡興地說最內心的故事,而與其它19位導演並列,還能激發一點不能輸心態。又,在這百年當口,人人都想知道台灣電影真的要起飛了嗎?我建議從《10+10》裡找線索,或是去確認一點什麼吧,這部片就像年終盤點,也像一席尾牙盛宴,更能做為一則備忘錄,寫給期待再一輪台灣電影盛世的我們。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12-05


沈可尚‧那些以漂泊為名的旅程

撰文:孫志熙/攝影:江凱維 [cue電影生活誌]2011年12月號

「旅行應該是壯遊,進入一個未知、沒有計劃的行走。去過20幾個國家都是為了影展和工作,這輩子最遺憾的就是不曾一個人背著背包去壯遊,人生中最長的流浪漂泊,大概是換過20幾個居所、我18到20歲的那些年吧。」─沈可尚

近午,陽光微燄,公車從木柵動物園一帶轉進街道迫仄的政大商圈,對於學區週末的靜謐預想瞬間碎落,今天碰巧遇上「包種茶節」,校門前十字路口鬧烘烘的,一波又一波青澀面孔如潮水般流經我們,湧入身後的政大校園。大學是在旅行各地時很值得一訪的景點,在那可以嗅出一點城市未來10年的端倪,帶有些許前途光明、很朝氣的味道。此刻萬粉叢中出現一抹深灰,那是沈可尚拖著腳步從馬路對面飄移過來,用痠軟語調說自己還在宿醉,昨晚是金馬影展開幕,參加完《10+10》放映與之後的酒會,因台灣兩代影人齊聚實在難得,所以又和一票人去「操場」續攤。

這男人手拿一杯熱美式,試圖讓咖啡因驅散昏沉,他出生在幾條街外的化南新村,幼時父親於政大任教,當時木柵年年淹水,小時候搬過78次家,把學校周邊都住遍了,「最記得民國73年六三水災,在房間上舖睡到一半,看到端午包粽子用的紅豆沙在腳下漂浮而嚇醒,後來水淹到一層樓高,我跟消防隊在洪水裡游泳,去救政大女生宿舍裡的人。」又因政大建校背景,住在教職員宿舍就像在眷村長大,他的微弱外省口音就是這麼來的。往運動場路上,我們先從家庭背景聊起,但其實,那並不是太美好的回憶,也是他帶我們來司令台的原因。由上往下數來第二階的靠牆角落是他的專屬座位,在升上國中一切風雲變色,包括理完平頭一夕間變成自然捲以後,這裡就成了逃避學校與家庭災難的safe zone,想著如何拖延回家時間、在A段班吊車尾的成績怎麼交待,家中糟糕的氣氛令他神經衰弱,深怕隨時出事,他非得等到全家睡著才能入眠,「那時有很強的疏離感,又因為孤僻和自卑常被排擠,只有跑得快和喜歡畫畫兩件事解救了苦悶的生活;上了高中別人覺得我有幾分才華,自己也樂於被他們用『藝術家』、『一匹狼』來解讀,但後來想想那就是自卑。」

灰撲撲的司令台容納了他所有青春期的狗屁倒灶,在這裡點燃第一支菸,拉開第一罐啤酒的拉環,以及高中畢業終於爆炸的那晚─原本可以保送美術系,卻遭父親極力反對,要他來年重考,他在這裡做好逃家的沙盤推演。18歲的他渴望自由,渴望從壓抑的家庭解放,於是只好跑,一跑跑了78年。他問「為什麼人需要safe zone?」垃圾箱旁一隅、校舍頂樓、長春戲院早場小廳,不一定是個空間,但會是個狀態,獨處得以保持思緒澄明,一旦過度靠近總覺難以看清。也許出自對活在苛苦現實的自我解嘲,我發現他即使陳述稀鬆平常的名詞,也經常習慣在前面加個「爛」字;對他拍片時的「現場狀態」曾有耳聞,原以為他的性格一如外表銳利粗獷,直到傾聽這司令台上平緩聲線的幽默訴說後,才感受到他結構的細膩與其自承「太溫和的老好人」之說,「但我拍片時會變一個人」他幽幽道。那些浮起突出的稜角,我知道多半是因為傷疤。

踏出政大校園前往化南新村,孩提時周圍山坡地尚有農作,他常去偷挖竹筍或水果,一進入村子領地我們不禁連連稱奇,嘎吱響的木門,客氣謙和的矮房,樹影在年長的紅磚牆上搖曳,簡直像結界似的或是片場佈景。來到村子中央小公園時,他停下腳步感嘆:「唉,都改掉了!」我們佇足的泥土地原是兒時棒球場,4棵大樹被當作4個壘包,旁邊兩戶玻璃經常被小鬼頭們打破,「拍《昨日的記憶》時本來想借其中一戶,但政大不肯。」保留如此時光韻味的舊村住宅,它的巷道景色曾出現在《一頁台北》楊祐寧推倒張孝全那一場戲。人住木柵,公館順理成章是主要活動範圍,移動途中他聊起孩子,就著車窗外不斷飛逝的無數格文山區街景,娓娓談著以前從沒想過結婚生子,甚至很討厭小孩,結果大女兒出生第一年,他完全不想工作也不想拍片,只想專心當家庭主夫;也因自身與父親的關係太有距離感,只存在權威與指責,所以難以想像與兒子相處,「兩個都是女兒太棒了!對女兒就是對女朋友的概念,只要一輩子疼愛、保護她,跟她談心事。」言談間盡是男人對女兒那典型的浪漫情懷。

下一站是汀州路上的北方麵食館,其實他對吃並不特別講究,但這家店因一段軌跡而特別,他退伍後準備報考台藝電影,到二姊工作的台大圖書館唸書,姊弟倆經常在中午來此光顧,見他緩緩將木須炒麵和抓餅送入口中,我遙想那名髮型不變,卻才剛要踏上電影導演路的青年,他在學習電影之前就已深愛電影了。飯後行至東南亞戲院,他開始回憶這個路口的故事,「在這看的第一部片是《報告班長》,後來有一次《好小子》買不到票,發現另一部《恐怖分子》片名滿強烈的,想說應該跟暴力有關,看完覺得『哦,這是電影嗎?』回家查周刊影評,才發現原來電影這麼神秘,有這麼多事情可以講。」之後又來看了幾乎所有新電影時期的名作,翹課一定來這報到,直到MTV興起,才將重心轉往「太陽系」,順勢將他認為的「看電影是私密行為」觀念更徹底實踐。汀州路另一邊,則有已消失的宇宙城唱片行,與仍健在且入口櫃台與格局20年未變的金石堂書店,「那時讀七等生、邱妙津、昆德拉,還有一些詩集、攝影集,影響雜誌每期都來這邊買。」電影、閱讀與畫畫之外,沈可尚的另一個成份是音樂,「有一年Billboard排行榜第一名是英國的驚懼之淚,我從此開始聽英搖,接著是重金屬,然後再聽回七0、六0老搖滾。」後來自己組團擔任keyboard手,曲風如The DoorsDeep Purple採用大量管風琴音色,音樂不僅是興趣還是大學時代的飯碗,那時開銷全來自做電視戲劇和廣告配樂的收入,直到28歲,音樂都是重要謀生工具。

他在公館還有個據點是「挪威森林」,長達10年被當成辦公室,天天泡在裡面寫腳本。推開店門,嘈雜人聲猛烈襲來,他記憶中的私密知性氣味早已不再,改裝前店裡只有音樂流動,每張桌上都擺著稿紙和一雙書寫的手,雖然場景裡人事皆非了,卻也不失為一種佚失的滄桑美,我們還是坐下來深掘他的人生轉捩與創作心靈,那段從自卑走向自信的過渡。他18歲逃家後,先是有一年半時間都睡在打工的pub,之後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討論藝術、徹夜排隊買金馬影展套票,「金馬影展影響我很多,每次看50多部片,是我那些年最重要的養分,彼得格林納威、賈曼、溫德斯、侯孝賢、楊德昌這些人的作品,樹立了我覺得什麼是電影。」就讀台藝電影後,出色表現受到師長讚賞,大二到黃明川工作室實習,很早就開始面對膠捲,學習很潔癖地控制每一顆鏡頭,把人力和資金發揮到最大功效,那都是在校園裡學不到的,「當初他告訴我的獨立製片精神我到現在都記得,他說電影工作者是書寫的人,重點是內容,而不是用什麼筆,這個觀念一直影響我到現在。」從不快樂的漂泊年少,漸漸尋得穩固自我的力量,當然,「自信也來自樂團表演時有喜歡我的女孩子專程來看」,他以鼻息哼笑著。

然而生命是個圓,大立之後必有大破,破敗後也總還會有另一番成立。一段談了7年,最後因對方劈腿而告終的戀情,讓他整整消沉一年,也讓尖銳好強的態度變得不再執著,開始覺得無常才是人生的基礎,控制任何事都沒有用,何不學著接受,並且不要輕易定義它們,壞事也都是好事,一切其實都好。「你也看了我拍的片嘛,注定了我這種人就是不會有錢、不會變成賣座導演,因為著迷於紀錄片與電影,勢必很少時間陪小孩,但當她們看到爸爸對所有事物有一點溫度、付出一點努力,可能會覺得世界還有點意思,這大概是我唯一可以留給她們的資產。」

離開咖啡店我們走到捷運站前道別,「這個單元好隨性啊!」想起他剛才這麼對我說。對於這個歌頌人生背光面、靈魂深處也有小小毀滅性格的男人,非但不感擔憂而反倒覺得安心信賴,因為悲觀之人才能奮力耙掘快樂,並緊擁每一個生活片刻。像是明天,他將會履行對女兒的承諾,帶她去踢足球。

---
國立政治大學司令台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
電話:(02)2939-3091

化南新村(政大教職員宿舍)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秀明路1段65巷與新光路1段31巷交界處

維倫麵食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3293
電話:(022368-2634
營業時間:11:00~20:30

挪威森林咖啡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32849
電話:(022365-3089
營業時間:11:30~23:00

---
沈可尚

1972年台北木柵出生,慈修高中、台灣藝術學院電影學系畢業。

與周美玲、樓一安、陳芯宜、廖敬堯、攝影師寶島,同為台灣獨立製片教父─黃明川系統出身;畢業製作《與山》即獲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並入圍坎城影展短片正式競賽單元;導演領域橫跨紀錄、劇情,亦拍攝電視廣告與樂團MV,並於多部影視作品擔任攝影指導。

今年以《遙遠星球的孩子》二度獲得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獎項(前次為2006年《賽鴿風雲》),同時積極參與短片計劃,包括金馬影展《10+10》聯合創作,以及明年3月上映、由「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出品之4段式公益電影《昨日的記憶》;而拿下2009年金馬創投百萬首獎,也是他的生涯首部劇情長片《賽蓮之歌》,預計明年年中開拍。


2011-11-25


他們的日籍幽靈朋友─《東京公園》、《最後一次初戀》

最近看電影的時候發現一件趣事,不知道是為了加倍強調現代人的孤寂疏離、過度遁入自我世界或什麼,這兩部片的主人翁,他們唯一親近的朋友都不是人。一部是三浦春馬加持,青山真治導演的《東京公園》(Tokyo Koen2011),上週已上映;另一部是葛斯范桑新片《最後一次初戀》(Restless2011),雖然一東一西,但兩鬼都是日本人,這是否存在著什麼民族刻板印象呀?

《東京公園》裡想成為攝影師的光司,受人委託偷拍一名經常在公園出現的少婦,隨著跟蹤進行,他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與情感困境:與美女繼姊間的曖昧、與幽靈室友間的友情。春馬君說,攝影師就是會無法避免地內向,說來荒謬,他的同性朋友就只有一隻鬼而已,但他的名字裡既然有「光」,別處就一定有影子,將鬼朋友視為陰暗部份的表現也不錯;電影對原著小說的最大更動,也就是把這個室友從活的改成死的,「鬼可以不時出現,偶有一些啟發,與其說給人答案不如說提示,既協助又忽隱忽現的。」青山導演說。

再看看葛斯范桑,《最後一次初戀》重回他拿手的青春傷感物語,本色不改,滿溢生命的真摯重量,小男主角是《逍遙騎士》丹尼斯哈潑之子,小女主角是《魔境夢遊》的蜜雅娃絲柯思卡。因車禍瀕死、失去雙親,從此愛參加葬禮的少年,遇上清純聰慧得不可思議的女孩,最綺麗的初戀與最悲痛的死別,在此交會且並肩同行。少年的日籍鬼朋友,是經常伴他左右的前神風隊員,由加瀨亮出演。

《東京公園》是恬淡節制的,《最後一次初戀》是熱淚盈眶的,同樣是有著幽靈朋友的少年與關乎生死的故事,葛斯范桑處理得幽默、輕快而更深刻,看完後,一定會牢牢記得他們之於青春,勇敢無懼的樣子。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這是一則寓言,但不是關於愛的歌頌。─《末日情緣》

《末日情緣》(Perfect Sense2011) 值得期待也確實好看的原因如下,卡司方面有睽違台灣大銀幕16個月的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上回出現是在去年橫掃歐洲電影獎的《獵殺幽靈寫手》),以及剛和強尼戴普拍完提姆波頓新片應該快要紅起來的伊娃葛林Eva Green;導演部份則是叛逆異色的大衛麥肯錫David Mackenzie(代表作為《烈火亞當》和《在屋頂上流浪》);然這部片最重要也最巧思的手腕,是它把末日概念的指針做了一次180度的旋轉。

「末日」一定肇因於外部環境的巨大災變嗎?《末日情緣》提供了關於崩毀的全新可能:既然世界形貌與一切意義全來自我們的感官認知,那麼其實在核戰爆發、全球均溫增加2℃、海平面又上升多少公分之前,只要感知系統一旦崩壞,所有建構在腦袋與經驗裡的世界,全部也都會跟著毀滅。

開頭就像《全境擴散》(Contagion2011),一種新型疾病「嚴重嗅覺症候群」(S.O.S)在全球各地蔓延,不過起劇烈病變的不是患者的身體而是情緒,病人每經歷一次情緒風暴(悲傷、恐慌、憤怒等),一種感官能力(嗅覺、味覺、聽覺等)便會跟著消失。女主角蘇珊是流行病理學家,男主角麥克是餐廳主廚,他們在這種嚴苛情勢下發展出一段「末日」前的愛情故事。

女主角史詩tone的英國腔唸白,輔以充滿悲劇美感的弦樂催化,你還是會為之掬一把涕淚,而且在電影散場確認自己感知正常運作之後,會好想撥通電話給愛人聽他的聲音,然後在低頭操作手機那一瞬間,瞥見前面那對情侶好像把手牽得更緊。儘管如此,這不過也就是感官受到刺激產生的情緒反應而已。當你無法再察覺知覺,物體對你而言還算存在嗎?人類能單單以愛維生嗎?重新簡化一下劇情概念,這就像把一群人關在暗無天日的密室,用三秒膠封住耳朵鼻孔,每天餵食蠟塊,最後告訴他們:「不要怕,因為你們有愛呀!」

我認為大衛麥肯錫一點都不想搞溫馨,他還是挺諷刺的。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11-03


謝欣穎‧以妳耀眼姿態向光奔去

撰文:孫志熙/攝影:江凱維 [cue電影生活誌]2011年11月號

「最近都在看電影,看電影是最快速吸收的辦法,我喜歡悲劇多一點,因為可以領悟到比較多東西。」─謝欣穎

陽光白燦的中午時分,渡忠孝橋出城,車子向著和謝欣穎約定的三重先嗇宮行駛,想起前一回見到她,是兩個月前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上的事,那天她身著一襲粉膚色柔美禮服的印象倏地浮現腦中。平面模特兒出身的演員拿獎,對她而言一定更是意義非凡吧,我想,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5年前,才演出第二部電影便奪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她,註定了演藝之路將受上天眷顧。

先嗇宮是她主演的新片《電哪吒》主要場景之一,今天街頭風帥氣打扮的她,踩著布鞋就出現在庭前半空懸掛的滿滿燈籠下,這幅畫面顯出一種淘氣的違和感,興起我追溯此般場景與她生活間連結的念頭,她說她從小在景美夜市長大,眾親戚彼此鄰近著做生意,學齡前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逢年過節都睡在阿嬤賣內衣的隔壁─姑婆開的糖果攤裡,惺忪迷朦之中,隱約感覺到好多雙在身邊撈糖果的大手。生長在鬧烘烘的夜市商賣裡,又排行老大,她會不會是個帶點世故、愛扮大人的小女孩?到別家攤子見了喜歡的東西,便眨著眼丟下一句「阿嬤等一下會來付錢」,然後也是在中午,年幼的她會和其它孩子在集應廟口玩耍,很可能是些追逐的遊戲,我看見她小不隆咚地繞過香爐從遠處跑來,一轉身,在這裡對著鏡頭笑了。

《電哪吒》裡的「小影」,應該是演過的角色當中,最貼近她真實性格的一個,她們都直接直覺、不隱藏、略帶侵略且有點兇悍,卻有顆很少人找得到的極度溫柔的開關,也聽沈可尚導演說她的表演非常身體性,她自認雖然當下內心澎湃,講出的對白卻聽不出感情,能做足內心戲與臉部細節,但將情緒外顯於聲音是目前仍需努力的功課,真正自覺是個演員,則是今年始現的想法,甚至準備踏入影壇的數年前,也曾經很猶豫、排斥,不斷思索「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然而現在的她願意告訴當時的自己,做就對了,否則一定會後悔。也好在有侯孝賢導演與廖慶松師傅以貴人之姿在她生命中現身,兩位前輩贈她簡單而深刻的箴言,囑咐她多讀報紙、接近人群、常坐捷運、去買菜等等,觀測人性是演員必須下的苦心,這原來與所有創作無異。她並相信這是個強迫她快速成長的工作環境,比同齡人看到更多,未來必能做出更正確的人生選擇,金牛座的她其實這麼務實。

走過空軍三重一村,往她近年吃上癮的火鍋店去,當她論及該店湯頭滋味,讓微笑牽起嘴角迷人梨渦的片刻,我更明白了那股魅惑的力量何在,是她蘊藏著的兩樣衝突氛圍,躍動時充滿調皮率真的男孩子氣,而一旦沉靜下來,眉宇間即漫開一種女人嫵媚,看她輕盈精巧地說話、呼吸,紮起的馬尾也像掀動著什麼似的,令一路上陽光燙了起來。瞧,亮晃晃的曜光多適合妳,妳應該倔強,也應該善變,沒有人能拒絕妳,儘管向前奔跑吧,妳會很快樂的。

---
先嗇宮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五谷王北街77
電話:(022995-2345
開放時間:06302200

空軍三重一村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南路86
電話:(022995-2345
開放時間:隨時

旺角迷你石頭火鍋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南路2-1
電話:(022974-7815
營業時間:11502400

---
謝欣穎

198551日台北出生,原為平面及網拍模特兒,因拍攝廣告結識侯孝賢導演,遂被簽入旗下。21歲時以《愛麗絲的鏡子》獲第43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今年夏天再度以《消失打看》、《命運化妝師》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此後各方邀約不斷,如擔任2011女性影展代言人,並轉換經紀東家至華誼兄弟。

目前正在大陸拍攝由馮德倫執導的《太極》,片中武打戲等挑戰將為演藝生涯開創新階段,正朝向國際女星進化的她,喜歡日本B級片、看完《殺手阿一》後,還暗自夢想與三池崇史合作。而台灣觀眾最快能看見她的大銀幕演出,包括了金馬影展開幕片《10+10》裡沈可尚的《到站上車》,她以全台語演出公車司機一角,以及與藍正龍共演、飾演日本海歸DJ,將於1111上映的《電哪吒》。




若非我等,更待何人?─《捨愛其誰》

《捨愛其誰》(If not us, who?,2010)片名來自一句名言前半段,後面接的是「If not now, when?」是不是覺得身後奏起了磅礡交響樂,壯士正走上前準備慷慨赴義,每一踏步都將在歷史河床踩出清晰腳印,是的,它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這個真實故事發生在六○年代政局動盪的西德,才氣縱橫的柏瓦是納粹詩人之子,他與女友古德倫志趣相投,熱衷文學與政治並創立出版社,希望有天能改變世界。他們發行的首部刊物因為父親的納粹背景而引起極大爭議,但柏瓦仍堅持捍衛父親的寫作權。時代躁進著,這對愛侶在越戰與社會壓迫之中出擊也遭受反擊,柏瓦的不忠又讓兩人關係雪上加霜,他們決定移居到西柏林展開新生活,古德倫卻在無力扭轉感情下,加入極左派組織「赤軍旅」(RAF),將一生獻給革命運動,而身受毒品之苦的柏瓦,則傾全力創作了一部足以改變世界的小說…

電影以性、反叛與激情三線共構,用嶄新視角檢視戰後六0年代的社會衝突,並是以女性的自我追尋出發,重塑古德倫的歷史形象,國際媒體如法新社盛讚其社會觀察的犀利度,超越過去所有類似題材(德國左翼運動)電影,因此拿下2011柏林影展鼓勵創新精神的「阿佛瑞得包爾獎」。

導演安德烈斯凡伊爾上週應高雄電影節之邀來台,因為太想參觀佛光山而推掉了媒體採訪,還特地走訪他崇拜的楊德昌導演母校建國中學,現場買了一套制服就穿起來拍照,52歲的他真是太多愛也太可愛!1985年因為參加奇士勞斯基的電影工作坊,在大師鼓勵下踏上電影之路,紀錄片出身的他向來關注歷史政治,作品充滿多元觀點並開放詮釋空間,他表示:「為了回答許多未解的疑問,必須從人物的家庭背景開始,爬梳出他獻身政治的蛛絲馬跡,而現代社會仍有待解的問題,『捨我其誰』一語仍值得人們深思。」相信所有偉大的時代,在發生當下看來都是混亂不堪的,我們現在的這個,或許也是吧。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10-14


硬派龐克裡的軟調浪漫─《狂浪少年搖滾夢》

1981年,波蘭長期受到蘇聯武裝干涉,罷工、抗議事件層出不窮,國內因此進入戒嚴狀態,此時在濱海城市中,海軍上尉之子雅內克(Janek),與高中同學組了個名為ATILAll That I love)的龐克樂團,策劃在學校舉辦一場演唱會,他跟父親商借軍事場地練團,故事就在樂團登台演出前,以及雅內克與他的高中甜心受阻於家庭的戀情中緩緩推移著…

電影畫面宛若Solaris 100底片微綠偏黃的發色,盪漾一股渾然天成的洗舊感,街景、裝潢、髮型、服裝,滿足我們的八0想像又驚人地完全不留作痕,至於被拱出來當主角的龐克樂呢,採取了點到為止式的天賦功能發揮:青春能量的宣洩、向自由的呼喊、對體制的反動與控訴。你還可以細看他們挺有意思的歌詞:「因為世界太黑暗,所以我要睡了,然後夢見自由。」儘管片中的激蕩時刻並不多見,更沒有經常與搖滾扣連的抗爭或鎮壓場景,衝突尚在檯面之下,其餘的,都讓那被抽去音軌的駭浪影像說去吧。

與工會領袖之女的戀情觸礁之際,雅內克被熟女鄰居吸引,她惱羞成怒的軍官老公一把搶去demo帶,演唱會因此在當日被禁,男孩們準備黯然下台取消演出時,吉它手Kazik說了句「我以為我們不會被摧毀」,接著他們就像某條神經被高伏特電擊般什麼也都豁出去。盯著銀幕上暴亂的嘶吼,萬萬沒想到時代變遷至今日,「一個樂團可以被太多東西摧毀」才是我們的普遍認知,所以不民主、不自由未嘗是壞,至少那阻止了渴望與純真腐敗。龐克呀龐克,這世界太需要由憤怒而生的動力了。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10-11


李祐寧‧猶憶眷村麵粉香

撰文:孫志熙/攝影:Maciej Korbas [cue電影生活誌]2011年10月號

「中國人移居到世界各地時,只要把每個地方佈置得像家一樣,他就可以活下去,於是異鄉住了一輩子也就變成家鄉。」─李祐寧

那天早上在公館寶藏巖,9月殘夏惠賜了一份透涼的氣溫與微風,讓李祐寧導演神清氣爽地帶我們來看電影的拍攝主場景,他10年沒拍片了,教學不輟的生活讓他很快樂充實,目前任教於基隆崇右技術學院,擔任影視傳播系系主任的他,前陣子方因一位男藝人就學與兵役的新聞事件,連帶被牽扯進了媒體喧囂,然而這位李老師的確深具長者風範,一路上以宏亮嗓音親切地招呼、解說,這裡除了是拍片時摸透了的取景地,還是他成長記憶中最熟悉的場景,小時候,他住在民國49年建起、台北市最大的眷村「成功新村」,畢業後到美國留學,待1983年回台時,村子已改建成如今四維路上的成功國宅,從此以後便長年走訪、拍攝台灣各地眷村的他,對此獨具人文意義的聚落帶有一種原鄉之情,基於兒時情感與對該處生活細節的豐富了解,眷村文化遂成為他創作的靈感泉源,許多鏡頭、劇情,都來自他幼時親眼所見,或點點滴滴聽來的故事,那些都是成長中最刻骨銘心的片段,並非編造而來。走上蜿蜒微傾且半邊依山,半邊傍著河岸遠景的寶藏巖石階,導演張望一晌對我們說:「這裡好像香港的調景嶺,幾年前去過,路比這邊更寬一些,裡頭簡直是另一個世界。」途中路過小廣場前一面釘滿信箱的水泥牆,走近去站上一會兒,腦中逐漸淡入一個泛黃的畫面,也許過去好多個如現在一樣的時刻,老兵居民們就這麼穿著洗得日漸稀薄的背心,從黑髮等到白頭也仍舊在守候,等待對岸親人哪天稍來故鄉的消息,才是一等,就等去了幾十個春夏秋冬。我看向身旁的導演,祐寧,這名字是否因著父輩對故鄉江蘇阜寧的懷念?

走進場景屋內,牆面、桌面擺放的鍋碗瓢盆,是另一個深植導演心中的景象,他也看過老兵家裡的祖宗牌位旁放著麵引子,底下還押了紅紙條,「這一傳可以傳一百年,今天蒸完饅頭就留一塊下來,每次都留一塊,麵引子就是傳承,它重新顯現我們父母甚至爺爺奶奶的故事。」拍電影也是傳承,他自詡是台灣電影的老兵,將故事傳承給年輕觀眾,也將經驗傳承給年輕影人。

電影海報上,白髮蒼蒼的主角正站著擀麵做饅頭,時當午後,陽光從樹葉縫隙透出,揚起的麵粉在空氣中旋成陣陣白霧,這從電影膠捲裡抽出的一格畫面,好似仙子撒下法術粉末把時間倒流。踏上這塊半戶外的廚房爐灶,想到記憶往往依附在食物之上,便問起導演對家庭料理的印象,他說江蘇老家雖屬地理上的北方,但從小家中仍以米飯為主,唯有炸醬麵吃了多年,因此他曾經想過就炸醬麵拍一部電影,代指過去歲月裡家族凝聚的情感,走了幾步他又說,其實包水餃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家傳手藝,他們把報紙鋪在客廳茶几上,母親擀水餃皮,父親把餡料包入,弄得滿屋子麵粉,那會不會是民國78年他出發去美國的前一天晚上,父母與他還有哥哥妹妹,一家五口團聚的餞行飯,餐桌上父親會拍拍他的肩膀,而母親則偷偷濕了眼眶。不,場面絕對是更熱鬧的,因為他告訴我們:「小時候如果放學回家爸媽不在,走一步路到鄰居家照樣可以吃飽。」不分你我,整個眷村就是一個家庭,來自各地的異鄉人都成了一家人,也因此所謂眷村菜其實是融合了大江南北風格,媽媽們互相交流菜色,「辣豆腐乳和生辣椒醬就是最棒的混血。」為了一嘗眷村滋味,我們離開公館前往東區近來火紅的小館「村子口」,館子營業4年,導演和從廣告製片轉行的老闆小王是舊識,剛開張時來光顧試菜,好味道的口碑就這麼流傳出去,老闆和我們寒暄,說開店夥伴都是軍中同袍,只不過自己是一般兵,而廚房裡揮汗炒菜的都是連長、輔導長,「人進了社會總會改變,沒有一輩子做官的,但這就是眷村精神,打不死的蟑螂,走到哪就能活到哪。」老闆一副山東人的招牌豪氣,用響徹街頭巷尾的音量咯咯笑著。

20年前在我創作最高峰的時候,從事電影工作忙,陪父母的時間相對非常少,雖然成就了我很多部作品,但現在回想起來很遺憾。」在我問及歷來作品為何總不離父子關係時,導演這樣回答,尤其台灣父子在他看來有極傷感的一面,可能彼此分隔兩岸,這是別處少有的情況。他和父親感情其實非常好,但仍不免愧疚,人總在失去後才覺得彌足珍貴,現在他每晚回家陪失智的母親,雖然她不清楚了,但拍拍她還是有反應,「這就夠了,讓我晚上可以睡得很安穩。」臨別前他叮囑,多問爸爸小時候怎麼跟爺爺相處,翻翻老照片,幫他們拍拍照,那會是最珍貴的回憶與人生動力,人一定要回顧才存在,我覺得我懂。很多人說《麵引子》這樣一部關於眷村老兵與兩岸探親的故事,是拍給我們父執輩看的,這個上午之後,我不這麼認為,它應該送給所有思親想家的人們。

---
村子口(紅燒牛肉麵‧炸醬麵‧滷味‧砂鍋)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25234
電話:(022579-6455
營業時間:11:30~14:00‧17:00~21:00(每月第二、四週日公休)

---
李祐寧

台北出生,淡江大學教資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影劇學院電影製作碩士畢業。

影視界從業與教育資歷長達30年,監製作品23部,執導作品共11部,包括《父子關係》、《殺手輓歌》、《竹籬笆外的春天》、《老科的最後一個秋天》、《流浪舞台》、《遊戲規則》、《爺爺的家》等。1985年以《老莫的第二個春天》贏得金馬獎最佳影片,並受「亞洲週刊」評選為百年來最經典的100部華語電影。

家庭與父子關係一直是他電影多所著墨的主題,《麵引子》更是他擔任金馬奬評審多年後,重返影壇再執導筒的復歸力作,以兩岸探親為題材,講述被迫離鄉背井的人們對故鄉、親人無限的思念和渴望,談論一個時代、一場戰爭對無數人們家庭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





愛情的上限與倫理的底限─《複製情人》

一開始,《複製情人》(Womb2010)的劇情聽來很無可救藥地浪漫,它說蕾貝卡(依娃葛林飾)和湯米在童年時候相遇,分離後對彼此念念不忘,暗自認定對方就是一生摯愛,相信命中注定要相守,跨海相隔十數年後再重逢,兩人終成眷屬了,但湯米卻不幸喪生,蕾貝卡失去湯米無法獨活,利用複製人技術孕育她最愛的男人,10個月後小湯米誕生,他一天天長大,愈來愈像蕾貝卡所熟悉、期待的湯米,這卻讓她陷入前所未有的掙扎…

說真的,已經分不清是亂倫還是悲戀了,複製自己的最愛並且懷胎生下他,乍聽之下好像很輕浮俗爛,但認真一想,卻發覺這驚世駭俗的手段需要多少癡狂才能成就,追究她的動機、看她一步步走向以愛為名的瘋狂更令人搥心肝,這是愛比死更冷的終極體現。

雖然議題驚爆,電影卻不灑狗血,把持住一種靜謐的歐洲文藝腔調,女主角依娃葛林冷靜而克制的表演,搭配灰藍清冷的空氣天際海岸線,再對比極具敏感張力的劇情,形成慢中有快的絕佳節奏。班內狄克弗立高夫(Benedek Fliegauf)這位匈牙利新銳,上回與台灣觀眾見面的作品是2008金馬影展選映的《銀河影像》(Milky Way),被稱之為匈牙利長鏡頭巨匠─貝拉塔爾(Béla Tarr)的接班人。

哪裡是愛情的上限?哪裡是倫理的底限?複製然後生下自己的愛人,你覺得這主意怎麼樣?其實很值得仔細想一想。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場面是Hold不住了,你只能Hold住呼吸。─《落日車神》

《落日車神》(Drive2011)改編自James Sallis同名小說,在洛杉磯,一位白天夜晚兩樣情的神人級車手「車神」(雷恩葛斯林飾),他的正職是修車廠黑手,也會到電影拍攝現場打工,演出高難度的飛車特技場面;晚上則偶爾擔任每樁搶劫案必備的接應司機,操控與駕駛能力精湛高超,又把每個街道轉角路況都摸透的他,日夜工作皆如魚得水,直到認識了甜美可人的鄰居,一位老公剛出獄的人妻艾琳(凱莉墨里根飾),他自告奮勇介入人家家務事,在一次搶劫行動中出了差錯,於是道上對他展開全面追緝,他本想歸還贓款了事,但事情當然不會這麼簡單。

只看故事大綱,很可能先產生了「好復古又老梗」的第一印象,復古是在於某些運鏡、慢動作與溶接,但其電影語言帶著北歐人特有的冷且又冷得極為別緻,導演愛用的電子舞曲配樂也有加乘效果;老梗是在於它既落在黑幫復仇類型當中,又套用了英雄難過美人關的轉合,但這才更加彰顯出本片獲得2011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之不凡身手。

插入講件關於角色的事,我們知道男人和女人普遍都有「最不經意展現魅力的時刻」,片中為這碼事做了相當優異的設計:男人駕車時專心注視前方而又不時將眼光移來鄰座的側臉,呼應女人低頭俯看孩子那充滿母愛光輝的笑容。光憑這幾組經常穿插出現的鏡頭,人物情感厚度足矣。

回到導演身上,尼可拉溫丁黑芬沉迷於衝突元素與暴力美學的形象一向鮮明,雖然他素有「丹麥昆丁塔倫提諾」之稱,可是在過往作品中,很容易能發現他冷峻與惡意的刺鼻度更甚,《落日車神》從那聲令你半邊屁股彈起的槍響之後,也走入了他慣常的血腥當中。話說回來,從小熱衷並吸吮好萊塢動作片奶水長大的他,這次取代了英國cult片名導尼爾馬修(Neil Marshall)接拍本片,已是為進軍美國主流市場漂亮地攻下一城。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硬地電波系女王Miranda July新片─《戀愛離線中》

她那古怪又素樸得迷人,驚詫獨立電影界的首部長片《偶然與你相遇》(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是2005年的事了,那時候的她還沒出版短篇故事集《非你莫屬》(No One Belongs Here More Than You: Stories),也還沒與另一位美國導演Mike Mills結婚。經過6年引頸期盼著她又咀嚼出了哪些生活感想,如今趁新片《戀愛離線中》(The Future2011)上映,得以撥通越洋電話與她談天,當時在山間小屋渡假的她,接電話前正在讀卡夫卡的日記。

接觸過她任一形式的作品(電影、書寫、舞台、音樂),你會好希望擁有她的眼睛,那一定能讓生活截然不同且天天充滿冒險,身為全方位的創作者,使用不同媒材自然是為了表達不同題材,而她總會選擇有點神秘的主題,然後在創作過程中愈來愈自我認識,無法化為文字的感受就發展成電影,像這部新片,討論著人們怎麼將關係複雜化、讓相愛變得不可能,她把好奇的觸鬚一下伸到哀傷的領地,那個哀傷非常飽滿,就和《偶然與你相遇》的喜悅一樣。所以你只能愛她,要嘛恨她,如果你恰巧接收得到她的電波頻率,就會發現她多麼真誠,多麼傾訴,多麼在我們之中。

故事中蘇菲和傑森是一對疑似有前中年危機的情侶,兩人決定領養貓咪,讓人生邁入另一個負責任的階段,他們辭掉原本工作打算重新規劃生活:蘇菲計畫每天創作一支舞,並將系列作品上傳到Youtube;傑森開始關心地球暖化,每天挨家挨戶推銷小樹苗,希望帶動大家做環保。兩人的新生活各自碰壁之後,蘇菲從買來的畫作背後發現一組電話號碼,藉此和陌生男子搭上線,也為她和傑森的感情埋下危機…

長篇小說最近開始動工,她對我說下一部片可能會讓大家等得比這次更久,「因為你們要等我做完所有我喜歡的事呀!」話筒裡的笑聲就像她在電影中那麼慵懶。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09-08


李幼鸚鵡鵪鶉‧鳥王不老 與時俱狂

撰文:孫志熙/攝影:江凱維  [cue電影生活誌]2011年9月號

「電影像忠實的愛人,和人可能情變,電影卻永遠不會,但恐怖的是它要你不斷奉獻,要是停止就會看不懂、跟不上。從小生活全部都是電影,每個生命段落都好像可以用某部電影的片段來解釋。」李幼鸚鵡鵪鶉

在漢口街博愛路口張望,一朵密雲從遠方人群中狂捲而至,知道他來了,不尋常的下午旋即降臨,他一邊推起滑落鼻樑的寬大眼鏡,又過份客氣地在語句中填滿「謝謝、對不起」,穿著他最喜歡顏色的T恤、黑長褲與運動涼鞋,你永遠會看到的那樣。這棟建築物6樓,有他因為來修理DV而發現的陽台景致,他取出向朋友借來的攝影機,拍一顆模擬雷奈《去年在馬倫巴》的場景與運鏡,沿細窄廊道推軌到底,灰色爛尾樓與其間叢生的濃綠就此開展,他亦拍下我們的隨意舉動,而我幻想自己與這段錄像將會在很多年以後重逢。下樓後我們往衡陽路走,去嚐他口中「餡料飽滿、口感濃郁」的奶油車輪餅做午後小點。

與他在街上同行,果然招致四方好奇與驚異的眼光,對此他不僅從容泰然,還經常自我揶揄,曾有童言無忌的孩子問他是男是女,他靈機一叫「喵!」,孩子便興奮地告訴媽媽他是貓;某次深夜搭計程車往荒郊去,司機愈開心裡愈毛,情急之下對他說:「我跟你無冤無仇,你可不要害我!」語畢便驚恐地把他請下車。他雲淡風輕地說著,本來最見怪不怪的,就應該是他本人才對。移動到板橋府中站,欲前往出生地林家花園一遊,這個再親密不過的場所,他在此進行過裸體藝術創作,簡稱為拍裸照,他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我在這裡出生,幹嘛還穿衣服?」走走拍拍的同時,並為我們複習一回1949年國共播遷史,而後以鄰近市場裡一家幾十年的老冰店為板橋做結。回市區的路上,他提及高中畢業重考那兩年天天看電影,板橋二輪戲院不清場,他就把奧黛麗赫本的《戰爭與和平》、《窈窕淑女》,伊莉莎白泰勒的《巨人》、《埃及豔后》等每片看3遍,9小時就這麼過了,因為窮,不吃東西都去男廁喝自來水,那時他置身在永遠播送《安平追想曲》的板橋夜市,就像活在外省軍官眷村的小男孩,邁步從封閉世界走向台灣的本省社會。

因為數十年不變的造型,也因為沒有任何3C甚至電子用品,時光對常人而言是生活變遷,但我懷疑於他可有意義?他說自己19歲後心智就停止成長,也不再過生日,「想到過生日老一歲就覺得好恐怖,一點都不想記得,這樣也好,比較不會腐敗。」以前靠外文雜誌獲得電影新知,現在則歸向自身深掘,他說注意電影中的「二」,如果看不懂這部片,就找出裡面兩個對立元素:男與女、同與異性戀、生與死、看與被看等,電影之間的融合趣味,要等看多了才能發現,但他又補充:「如果我會拍電影,根本就不會寫任何東西。」

《破報》一個月4千元的稿費就是生活費,他在物質與肉體上已近乎禁慾,唯對視覺抱持傾倒性的縱慾主義,到南門市場買完他愛吃的杏桃乾與杏仁,不知怎地就談起了性,他說自己太沉迷電影和影像,以致很難愛上真實的人,想起近代美學被廣泛提及的「美只涉及愛而不涉及慾望」,眼前也許就是名活例,他汲汲於追尋自身的欠缺,像是因自幼體質羸弱,所以特別喜歡別人運動的姿態;或者自卑自己的容貌,便愛用相機捕捉漂亮的男孩女孩,被拍攝時他突然問:「有發現我一個很不同的特色嗎?我眼睛永遠不眨!」理由是從前和人合照總覺自己非主角,受不起別人為他浪費底片。可一細瞧,他眼睛非但不眨,竟還存有一種光亮與炯炯勃發,那是屬於少年的眼神,而這趟旅程的最確切發現,便是在他謙遜害臊的舉止內裡,那名急切與人分享靈魂的少年,他笑說:「因為我是處男啊!」又問他物理上是否願意守貞直到最後?他沒有正面回答。也是吧,既然擁有了不老的靈魂,何須執著肉身。

---

奶油車輪餅攤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91號(兆豐國際商銀前)
營業時間:約莫午餐至晚餐之間


紅心冰飲中心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後菜園街24
電話:(022968-0809
營業時間:08302100

南門醬園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南門市場內180-182
電話:(022394-1629
營業時間:07001800(週一公休)

---

李幼鸚鵡鵪鶉
資深影評人,關於年齡唯一能透露的是比好友蔡明亮導演年長。生於板橋林家花園,建國中學畢業,曾就讀中原大學物理系,後轉淡江法文系,七0年代起活躍於台灣藝文界。1986年率先出版台灣新電影專書,目前共有9本相關著作;曾任金穗獎、金馬獎、國片輔導金評審委員,以及兩任金馬影展選片人;演出《你那邊幾點》、《不散》之路人與觀眾;1993年起創作影像不輟。今年7月甫獲台北電影節首座卓越貢獻獎,個人長片《鵪鶉在鸚鵡頭上唱歌》並於電影節中特別放映。


2011-08-26


侯季然‧忠孝回憶東路

撰文:孫志熙/攝影:江凱維  [cue電影生活誌]2011年8月號

「旅行之於我,其實就是離開,從生活裡抽離,在陌生世界成為全然陌生的人,感覺很輕鬆,也變得更像自己。我喜歡離開多過於抵達,喜歡旅途中大過於目的地。」─侯季然


台北市東區,週六即將大雨的午後,在頂好廣場旁愛群大樓,就是丹堤咖啡的那個一樓門口,侯季然向我打了招呼,他所站之處是約莫30年前,父親的皮箱店在這周邊所租下的第4個攤位。看他站在原地看得稍稍出神,心想,不知道當年放學後的他,會不會也擺出這樣靦腆的笑,並且露出乳牙與恆齒交接期間害羞的寬牙縫,迎接、目送著來來去去的客人。然後他才剛長大了一點,父親便過世了,11歲的他和媽媽、妹妹、外婆搬到隔壁漢宮大廈,4口人生活在18坪的套房裡,一住又是20年。他領路上屋頂,欲重溫那片學生時代經常留連的景色,或該說一種空間與高度的感受,畢竟放眼所及的東區街景早已物換星移,大樓底下的廣場,從停車場到噴水池公園到現在錯落著些木椅和石階,樣貌與以前完全不同了。1989年侯季然就讀世新五專,當時因為念攝影,初學者又特別喜歡拍magic hour,所以上頂樓多半是為了拍照,再者則為紓解年少的多愁,這個場景之於他的特別性,大約能從他上大學初寫劇本便是關於頂樓而得知。

屋頂確實像個被架起的異空間,且當放眼所及那片被建築物劃破的天空失去了時代表徵,就更加希望此刻憑欄往下一瞧,便能穿越時光見到侯季然青春記憶裡的東區風景,那時這裡的尖端時髦無處能及,街上往來的時尚男女,皆是一身黑或白或灰,服裝飾有墊肩、稜線,配戴錐形或三角形等立體幾何大耳環,而剛引進台灣一整棟3、4層樓的歐式咖啡店、自助餐也從東區的土壤長出,最讓侯季然印象深刻的是「總領西餐廳」,晚上2樓會放映《溫馨接送情》、《豐富之旅》等片,讓當時連同他在內的東區動物們趨之若鶩。很快地忠孝東路大興土木開挖捷運,開始了路上半邊繁華,中間挖得亂七八糟、永遠塞車的生活背景,侯季然5樓的住家樓上是木船西餐廳,大樓牆面懸掛著5顆一層樓高的人頭,下雨天時,水就這麼沿著人臉流滴到他家窗台;位在1樓的皮箱店則緊偎捷運圍籬,由於半店面半攤販的緣故,沒有玻璃櫥窗阻隔,漫天的施工灰塵讓店裡日日有擦不完的髒污。那段人生歲月原來是灰,有挖路時飛揚的烏濁灰,以及騎樓下穿梭的金屬灰,兩種灰相混成為侯季然八0橫跨九0年代的色調。

離開總令人想得太多的天台,下降回到地面越過馬路,到忠孝東路對岸巷子裡,入內不消幾步,便見到紅底白字招牌「津美藝品地下商場」,五花八門到稍嫌匪夷所思的各式奇妙商品,在1樓連接B1的斜坡兩旁層疊,且看似毫無章法地混亂擺置著,這間商店在侯季然口中是座「與台灣人生活脫節之物品大總匯」,氣氛、陳設(如果有的話)30年來完全未變,父親逝世那好一陣子,他和妹妹每天收攤後,都會晃來店裡買一尊小瓷偶,可能是人物,可能是動物,但都是叫不出名字的一個什麼,兄妹倆如此持續了好些時日,這些叫不出名字的什麼們,也就成為搬家前屋裡為數可觀的收藏品。認真想想,這種商店的魅力應就在此,時間在白熾的日光燈空間中凝結,此地販賣著一種看似飽滿的空白,這些物品的實用意義是被抽取、是虛白的,所以它們能將主人的情緒、意志、思念裝得很滿,它們的意義在你買回家擁有之後才被賦予,因為你之於它的全面獨佔,進而才使它之於你是最無可取代。步出「津美」,侯季然一個箭步走進中心診所,登上2樓看診間,中央有一橢圓形通透天井,被一圈淺綠色候診沙發環繞,耶誕節時還會佈置一棵2層樓高的耶誕樹。成長的某一段時期,因家中發生一些不愉快事件,侯季然和母親、妹妹經常來這裡避難,發發呆、想想事情,或者中午就在這打個盹,午休熄燈後冷氣徐徐吹送,是一股拘束而潔淨的感受,凡事都保持恰當距離,不會有人來過問任何事,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反倒令侯季然安心,就像他會選擇速食店而非咖啡廳,速食店使人平凡到可以消失,咖啡店卻好像一直有人在看你,他說,他從小喜歡隱蔽在人群之中,或許他所有創作的出發點,也都來自對現實的渴望逃避。

想法可以遁世,但飯還是要吃,在東區打滾長大,一定有從小吃到大的私房灶腳級店家,而頂好名店城樓下若可稱為美食街,那麼另一間和「紫琳蒸餃」齊名的食店,就是「美景川味小吃」,打從它自馬路對面的龍門大廈(現齊民火鍋,侯季然說旁邊迴轉樓梯還是當年那模樣)搬到頂好名店城2樓再搬到B1至今,始終都以吧台式的極小面積瑟縮在角落,開店超過30年,以前侯季然每天放學都會來用零用錢吃上一碗的擔擔麵,從25元漲到50元,份量倒也是一點都沒變。

剛搬來東區,還未從吳興國小轉學至仁愛國小時,侯季然上學與放學的那一段車程,他稱之為「每天的37路旅行」,而仁愛路71巷是公車以外的必經之路,浮現在印象中的紅黑色塊,那是就讀復興中小學富家子弟揹的真皮書包。下課告別同學後,他會回來與附近商場的小孩為伍,他覺得東區長大的孩子似乎都早熟,從小察言觀色,擔心生意好壞、問價的客人到底會不會買,又經常看店家流動搬遷,這種成長背景下的隱憂,他說,是會有種深植底心的不確定感。

小學、國中過去,邁向青年的路上,電影漸成為侯季然的生活重心,10幾歲時他經常泡在統領旁的「快樂時光MTV」,甚至那陣子全台北每家MTV他都蹺課去過,當時另一家「太陽系」因為是「影響電影雜誌」的關係企業,雜誌裡介紹的艱澀歐陸片那邊都有,是很藝術掛的文青據點,「快樂時光」和「吸引力」就比較好萊塢,以前沒有網路,回家看電影要租VHS,到MTV可以有個舒適空間,看一些平常看不到的片,那時很多人是真的去看電影,不似現在的MTV已是變相旅館,而無論看電影或MTV,他都是一個人去,曾經和同學一起卻覺得好奇怪、渾身不自在。這趟回憶之旅原盼舊地重遊,可惜東區的「快樂時光MTV」現已改為影陪店家,遂轉往仍營業的「U2電影館」,生意比預想中還好,滿屋年輕學生、情侶,侯季然突然略顯雀躍地說,前幾天他才從朋友那解開一個長年疑惑,就是每間MTV包廂其實都是有監視器的。

自現實脫逃以外,侯季然作品中另一項鮮明特色是關於記憶,問他是天生擅記,或這個能力因為經歷過什麼事而開啟,客觀事實或數字他說是記不得的,但自從父親去世,忽然覺得世界變了、眼前的東西有天會不在,一下子意識到生活是困難的,但自己也是存在的,感官被刺了一下而後打開,所有東西變得不穩定,因此更要有力地去抓住它。連日來的午後暴雨,今天很留情面拖延到將近5點才落下,正是該找間咖啡店歇腳的時刻,於是在延吉光復之間的巷子尋尋探探,這時才察覺侯季然走路的速度好快,想必是他從小獨來獨往、不喜受注意的性格使然。

隔天,他已飛到重慶參加兩岸電影節,這些年因為電影拜訪過不少城市,現在憶起仍覺想念的是華沙,他住的飯店在華沙大學旁,便請影展人員帶他去他一向很有好感的學生餐廳,餐廳在地下室,得經過幾扇隱蔽的門和樓梯才會到達,裡頭燈光昏暗、裝潢簡單,但有種迷人的青春味道,供應平凡卻美味的歐洲家常菜,如沙拉、洋芋泥、海鮮飯、薄牛排等,而一到深夜,就搖身一變成有學生樂團與DJ演出的bar,他天天光顧,坐在奇妙的異國地下室,給他一種絕不會被找到的自信。後來問他最喜歡旅行的哪一部份,他答是飛離台北那一段航程,因為離開比抵達更令他著迷。在忠孝東路4段的車水馬龍裡,我們一同離開了現下,抵達侯季然的回憶,時光的小細縫就藏於街巷當中,可能是一道光線、一抹氣味,當瞬間產生觸電般的熟悉感,那就是了,我們抓緊這些線索便獲取通往記憶的捷徑,更重要的,是活過的證明。

---

津美外銷藝品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90巷41號B1
電話:(02)2741-6632
營業時間:10:30~22:00

中心診所
財團法人中心綜合醫院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77號
電話:(02)2751-0221
美景川味小吃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97號B1(頂好名城店)
電話:(02)2781-9004
營業時間:12:00~21:00(週一、日公休)


U2電影館─忠孝館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97號8樓
電話:(02)2711-7916
營業時間:24hr

---

侯季然
1973年生,世新印刷攝影科、政大廣播電視系研究所畢。
曾任「台灣電影資料庫」研究助理,寫過影評,也寫過得獎散文。2003年以《星塵15749001》獲台北電影節市民影展百萬首獎;2005年先是紀錄短片《我的七四七》入圍22項國際影展,再以《台灣黑電影》角逐金馬獎最佳紀錄長片;2007年劇情短片《購物車男孩》某程度上可算是後來《有一天》(2010)的前傳;去年3段式電影《茱莉葉》中,他參與執導的《該死的茱麗葉》進一步展現了美術、攝影野心。近期他也拍MV,從事各類影像創作,早先獲得台北市電影委員會首屆電影劇本競賽金獎的《南方小羊牧場》,將會是一個更深入侯季然記憶的台北故事,該片預計今年秋天開拍。


拉斯馮提爾再來一回陰翳禮讚─《驚悚末日》

兩年前被《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2009)嚇得魂不守舍(不是鬼,而是極大的心理精神壓力),那份既深且沉的恐懼還盪在心底,現在拉斯馮提爾又出招了,他拍這部片是從結局開始,因為「最有意思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一切如何發生」,他會透過他最拿手的「冷酷的坦率」,將我們帶進更深的意識層次,然後或許你就會對電影所傳達的禪念和宇宙產生興趣。「憂鬱」一向是拉斯馮提爾的靈感源泉,拍攝前作《撒旦的情與慾》時是他情緒重症的谷底,但以新作《驚悚末日》(Melancholia,2011)看來這位病患也並不打算要康復,他自述:「這是一部關於世界末日的美麗電影,像2012的啟示錄籠罩著我們,是準備電影的最後晚餐的時候了。」

戲中性格迥異的兩姊妹,由坎城影后學姊學妹─夏綠蒂甘絲柏與克絲汀鄧斯特飾演,同時克絲汀也是繼2000年《在黑暗中漫舞》的碧玉、2009年《撒旦的情與慾》的夏綠蒂甘絲柏,第3位被拉斯馮提爾推上影后寶座的女主角,她在本片有全裸及露點畫面(還可直接在片場與夏綠蒂學姊討教,多麼方便!),導演下一部情色片也將由克絲汀續任主角,她甚至表示「很想挑戰真槍實彈的床戲」。

本片幕後製作團隊包括曾獲電影攝影獎《愛情拼圖》的Manuel Alberto Claro、《火燄與檸檬》製作設計Jette Lehmann與《在黑暗中漫舞》劇服設計Manon Rasmussen;故事是關於賈絲汀與麥可這對新人,將在賈絲汀姊姊家中舉辦豪華婚禮,正當大家開心慶祝時,天際卻出現「Melancholia」星球向地球逼近,帶來前所未有的毀滅,姊妹倆則因面對生命終結的態度不同而有爭執,在末日來臨前,漸漸出現異樣行為。電影從大喜之日的歡樂氣氛,倏地帶入人性黑暗面的探討。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08-05


台灣電影今夏最強熱帶氣旋─《翻滾吧!阿信》

恐怕是今年暑假氣勢最高張的一部國片了,從6月份台北電影節起先發制人:開幕場近2千人座位於開賣首日全數售罄、拿下台北電影節最佳男配角、觀眾票選獎與媒體推薦獎、監製李烈日前再獲總統文化獎,鋒頭萬般強健。因工作之故,年初起共看過3次不同風格的剪輯,可以肯定如今確實是劇情最緊湊、角色形象最繽紛之終極完整版本。

幕前幕後的辛勞血汗道不盡,且談最直接面對觀眾的兩位演員,因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他倆做足功課,彭于晏要學林育信教練本尊的台灣國語口音,更在開拍前2個月展開體操特訓、練得跟選手一樣大隻,演這個角色使命感很重,因為阿信就是彭于晏想成為的人;片中阿信與菜脯是以生命互相守護的換帖兄弟,飾演他們的彭于晏和柯宇綸,也從前製開始一路扶持,因戲結為死黨,許多次訪談中其默契和情誼真讓人信服也羨慕。

一系列翻滾,都始於5年前的單純信念,《翻滾吧!男孩》紀錄片誕生時,導演林育賢只希望拍部片鼓勵自己,這份初衷卻感動無數觀眾,接著他與製片黃江豐、攝影夏紹虞展開結盟,06年3人卻在野心之作《六號出口》慘遭滑鐵廬、身負龐大債務,但他們認為人生反倒因波折而深刻,各自練功後拍出《翻滾吧!阿信》,是他們起而大落後的再決毅一翻。

這個阿信是生長在宜蘭小鎮的阿信,家中經營水果行,他是母親寵愛的長子、弟弟崇拜的偶像,年紀小小的他加入學校體操隊,為達國手志願,再艱辛的練習都不以為苦,直到青春叛逆的荷爾蒙茫然了他的志向,阿信放棄從小喜歡的體操,和死黨菜脯混起幫派,街頭打群架時,他倒也能將體操身手學以致用,每每在亂鬥中出奇制勝。兩人無意間招惹到黑道老大之子,染上毒癮的菜脯鑄下大錯,雙雙逃亡到台北,孰知翻身不成,反而痛失摯友,孑然一身的阿信,只剩幼時謹記心底的那句話:「想哭的時候只要倒立,眼淚就不會流出來。」他回到家鄉,重拾對體操的熱情與信念,誓言再奮力一搏。因為命運其實並不殘酷,扭轉的關鍵操之在己,只是想要與否的問題,好比阿信,他曾經選擇離開,所以更確知自己為什麼回來。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一個最銷魂的城市品牌─《午夜‧巴黎》

一對訂婚的美國情侶─作家(歐文威爾森飾)與他的女友(瑞秋麥亞當斯飾),以及準岳父母前往巴黎旅行,遊覽風光明媚的花都,作家懷著浪漫創作情懷徜徉在巴黎的午夜,竟遇到奇幻馬車帶他回到1920年代,與當年藝術家們的謬思談戀愛,而後在2010年的現實世界,與19世纪的巴黎之間穿越、迷失,主人公彼此間的感情與價值觀,就隨著城市中的所見所聞,而產生微妙變化…

拍攝時,導演直接了當告訴歐文威爾森,電影男主角的形象,其實就是他本人在描述自己,男主角在巴黎的午夜奇遇也是導演對巴黎的想像,伍迪艾倫多麼希望自己可以莫名其妙地遇見畢卡索、海明威等文學名人,而歐文威爾森只好表示他也很榮幸能扮演導演心中的自己。

《午夜‧巴黎》是2011坎城影展開幕片,影帝影后級的大牌明星包括安德林布洛迪、瑪麗亞柯蒂詠、瑞秋麥亞當絲、麥可辛、歐文威爾森等,話題性爆炸的當屬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妮。這同時是伍迪艾倫第41部長片,創下了個人執導生涯最高票房紀錄,也是第一部完全在巴黎拍攝的電影,風格鮮明如昔,看似緬懷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巴黎人文圖像,又何嘗不是反思世人對巴黎的品牌執迷,以及「舊時代總是美好」的執念,伍迪艾倫再次賣弄了近代藝術史學識、嘲諷著藝文界八卦,但,這仍是一紙寫給巴黎的情書,這是他愛一個城市的方法。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50年情比金堅‧此生何憾─《YSL瘋狂的愛》

這是一個情比金堅的真實愛情故事,而且是記錄,而且不是虛構。

Yves Saint Laurent,凡人豔羨這顆星子的璀燦,卻難以想像他活在多折磨的巨燄之中,要愛一個屬於世界的英才,在地表守護他的Pierre Bergé曾經也很無助,雖然他在回憶往事時展現得如此淡定,畢竟,一個年過80的老人了,他是聖羅蘭生前的同性伴侶,自1958年他們邂逅那一天起,兩人愛情長跑超過50年。聖羅蘭過世後,他決定拍賣共同的藝術收藏,為數可觀的珍品讓這場盛會被譽為「世紀拍賣」,每件藝品背後都是一段段愛情軌跡。

他倆於公是最佳商業夥伴,一人主導商賣,另一人全心投入藝術創作;於私更是一對宛如童話的愛侶,《YSL瘋狂的愛》(Yves Saint Laurent:L’Amour Fou,2010)
除了帶領觀眾進入聖羅蘭和皮埃爾貝格的收藏品大觀園,可以盡覽法國名流的戲劇化品味生活,包括那轟動一時的圓明園獸首之外,更讓人從往年的伸展台錄像中,見識小時候的大師自己就是多麼國色天香的漂亮男孩。而時尚名人的紀錄片想當然爾也會是fashion icon大會師:安迪沃荷、米克傑格、法國總統薩科齊與夫人卡拉布妮、法國女星凱撒琳丹尼芙、超模Laetitia Casta、Linda Evangelista等,片中許多珍貴訪問與從未曝光的私人片段,更為電影增添軼聞風采。

總聽人說同性愛侶間的關係,相較於異性伴侶其實能更穩定而長久,Yves Saint Laurent和Pierre Bergé的故事,應該可以讓人重新相信愛情吧,和已逝愛人共同累積的半世紀人生,在清空了物件只留下回憶之後,支撐皮埃爾貝格繼續度過餘生的會是什麼呢,我覺得是種毫無遺憾的微笑。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英搖掛新銳導演‧注目長片首作─《初戀潛水艇》

《初戀潛水艇》(Submarine,2010)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奧立佛是威爾斯的15歲少年,有社交障礙、古怪而早熟,他眼前有兩個重大任務:一是追到班上酷妹並失去童貞,二是阻止媽媽跟隔壁的心海羅盤大師發生不倫戀。然而關於青春的無奈總是太多,只得在海灘與陽光下品嘗成長的苦澀、甜美,用力體驗那多麼無常的人生。

喜劇演員出身的理察阿尤德(Richard Ayoade),他是導演界的新人,影集界的紅人,曾飾演艾美獎情境喜劇《IT狂人》裡的宅男工程師Moss。劍橋法律系畢業的他,受法國新浪潮電影啟蒙後無師自通。他同時也替英搖夯團拍攝MV,包括Super Furry Animals(演員萊斯伊凡斯的前樂團)、The Last Shadow Puppets〈Standing Next to Me〉和〈My Mistakes Were Made For You〉(攝於松木片廠)、Kasabian〈Vlad the Impaler〉,還有美國團Vampire Weekend〈Oxford Comma〉和〈Cape Cod Kwassa Kwassa〉、The Yeah Yeah Yeahs的〈Heads Will Roll〉;2007年他將The Arctic Monkeys(The Last Shadow Puppets主唱Alex Turner的原生團)世界巡迴拍成電影《Arctic Monkeys Live at the Apollo》,獲英國NME評為2009年最佳演唱會DVD。《初戀潛水艇》電影原聲帶也正是由Alex Turner打造了抒情Acoustic曲目,有時候人名就是一種保證。

理察阿尤德初執導演筒,英國影評人認為其處理青少年時期成長的焦頭爛額,既狂熱又感傷,並兼顧犀利喜劇元素,獨特幽默感近似《天才一族》與《超級狐狸先生》,第一部劇情長片就籌得英美兩地資金,還有班史提勒擔任執行製片及客串演出,潛力可見一斑!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電影裡的時尚關鍵字─《巴黎舞男》

首先,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她的名字叫作喬治,身體是女孩,心理卻是不折不扣的男人,她生活在六0年代保守的天主教家庭,卻從學生時代就百無禁忌,瘋狂愛上女老師,愛人自殺後,心中留下無法彌合的傷口,從此每到夜晚,她會穿上那件筆挺的燕尾服,流連於巴黎紅燈區,周旋在上流社會、黑白兩道與多金貴婦之間,為她們提供特別服務,她耽溺其中,無止盡地揮霍,同時夜夜尋找著心愛的女人。

《巴黎舞男》(Gigola)改編自法國爭議女作家蘿荷夏彭提耶(Laure Charpentier),於1972年完成的同名小說,由於書中對性的描寫過於鉅細靡遺,讓讀者彷彿親臨酒池肉林之中,在當時被視為驚世駭俗的敗德禁書,30年後才重見天日正式出版,並造成空前暢銷,影片則在葡萄牙里斯本,重塑六0年代巴黎紅燈區的紙醉金迷。本片正是由小說原作者親自執導,第一次當導演,就拿下塞維爾歐洲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她說:「這部電影獻給所有走過那個備受歧視的年代、全身而退的女同志們,也獻給我愛的美麗舊時光。」

更加大有來頭的是女主角露朵蓉(Lou Doillon),第一,她是巴黎時尚圈名人,無論冷豔、清瘦還是牙縫,都足以號稱「法版Kate Moss」;第二,她是夏洛特甘絲柏(Charlotte Gainsbourg)同母(Jane Birkin)異父的妹妹,當初柏金包就是設計來裝她的尿布與奶瓶。她所飾演的喬治集放蕩、古典、妖嬈、猖狂於一身的氣質,加上garconne的、亦男亦女的、androgynous的曖昧扮相,既復古又最時髦。她在模特兒領域表現亮眼後,近年跨足創作型歌手,而6歲就開始演電影的她,因鮮明個性和獨特氣質,必然成為歐洲電影的璀璨新星。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陳可辛的微觀鉅夢─《武俠》

劉金喜(甄子丹飾)隱姓埋名,與妻子阿玉(湯唯飾)和一雙兒子生活在一處偏遠的小村莊,卻被捲入一樁離奇命案;捕快徐百九(金城武飾)是一位武癡,在查案過程中,嗅到劉金喜身上必有過人之處。不料因為他的好奇,迫使劉金喜面臨和七十二地煞教主(王羽飾)的生死對決,家庭危在旦夕,家園也遭受滅頂之災…

陳可辛坦言,他最不擅長的就是武俠片。但是當他看到科教節目播送著子彈穿過皮肉、血管、心臟,終至斃命的詳實過程,他想,這是否等於武俠片中的一招致命?陳可辛從小就是有邏輯的武俠片粉絲,故《武俠》(Wu Xia,2011)劇本整合針灸、按摩、藥物、力學與特效各方各面學理,輔以電腦特效描繪內臟器官,捕捉血管和神經末梢的爆破瞬間,揭秘武術原理,一切有憑有據。

過去陳可辛的拍片步驟,是先提出問題、發展故事,最後才是風格的添加,這次反其道而行,他強調「為動作編寫劇情」、「故事為風格服務」,於是影片能見濃烈的光影色彩、奇幻的人體內視效果;有的片名解釋了故事,有的片名解釋了人物,而將類型名稱移植做電影片名,足見其夢想野心。

拍《武俠》,令他也令華語觀眾(不只,還有昆丁塔倫提諾)最感振奮的當然是王羽,已經息影17年的他,從《獨臂刀》成為一代人的共同偶像,李小龍與成龍在他面前只算得上是「幹得不錯的小夥子」,在陳可辛心目中,「武侠」及「王羽」儼然是互相轉注的同義詞,這次邀來幼時偶像與多年夢想同台,那該是多巨大的滿足。

《武俠》幕後團隊有邵氏元老、有彼此合作幾十年的夥伴,也有首度操刀電影主題曲的竇唯,他身兼製作人、詞曲及演唱《迷走江湖》,這首歌陳可辛喻之為搖滾佛經,為他40多年修來的《武俠》正果,再增一縷悠遠餘韻。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06-24


美食‧懷舊‧追夢勇─《吐司:敬美味人生》

《吐司:敬美味人生》描述美食作家Nigel Slater的成長故事,這部電視電影其實最驚人的…是的,就是《巧克力冒險工廠》裡的小男孩弗瑞迪海默長大了,年方19現正就讀劍橋大學,和海倫娜寶漢卡特已是第3次搭檔,海倫娜戲風如常,飾演一個神經質打掃阿姨。母親過世後,這位阿姨經常出入家中打掃下廚,最發人深省的戲劇衝突就在於主角深愛的生母恐懼烹飪,做得最好的一道料理是烤土司,而討厭的繼母卻廚藝驚人,正中男孩對烹飪的天賦愛好,於是與繼母的廚藝競爭中他懷念母親、討好父親,可說是以恨憶愛。

這部電影出自日誌式自傳,和段落故事式的劇本,為將之轉化為流暢劇情片,大膽採用了童話故事般的呈現手法,透過一名小男孩的眼睛,種種事件便神奇化了起來,有些看似失真的片段,其實是為了強化人物特質,並且以穿插補敘法,引導觀眾深入主角的回憶。既以美食為主軸,畫面自然也大量運用食物來說話,它們反映的是場景中某些思想,或是反映當時主角心境,於是在溫馨感人的成長旅途之外,同時能感受美食所帶來的歡樂愉悅,熟悉英美影集的觀眾對導演S.J. Clarkson肯定不陌生,她曾擔任2010年《醜女貝蒂》導演。

本片對母親的想念、親情的渴望、美食的執著,廚房裡飄盪著年輕男孩走向成人的旅程中,所有酸甜苦辣的味覺和嗅覺,並以場景、服裝重溫一回六0年代英國鄉村風光,歌曲用得極好,場景簡單卻拍出了少年看世界的輕盈躍動感,這是台北電影節今天的開幕片之一,10月即將於院線上映。



-本文刊載於
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06-16


這麼好笑到底是什麼波?!─《寶島漫波》

走幽默嘲諷、笑中帶淚之黑色喜劇路線的《寶島漫波》(Formosa Mambo,2011),是有感於遭逢金融海嘯、失業潮橫掃全台,為基層小人物發聲的作品,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成為導演王啟在的拍攝題材,欲說明「民窮則盜」才是真正禍因,而拜科技之賜,收音機、電話、手機、網路、WI-FI等各種「漫波」,都成為生活中無孔不入的詐騙陷阱。

劇情描述藍領工人阿忠無工可做,一念之差淪為綁匪;白領主管阿光遭資遣,走投無路下加入詐騙集團。某日阿忠的一通綁票電話,竟意外被阿光的詐騙集團攔截,於是3個傻瓜綁匪,綁架了渾身名牌的小天才喬治,並透過電話勒索他媽300萬,卻被誤認為詐騙集團,而正牌詐騙首腦意外攔截到電波,便搶先以低價30萬攔截得標…

片中還能看到姚采穎甩名模風采,包髮捲賣鹽酥雞、屈中恆耍帥扮壞,讓現場民眾不禁問:「他真的是屈中恆嗎?怎麼看起來這麼壞!」《寶島漫波》展現了你常常聽到在厝邊隔壁抬槓中出現,五花八門、匪夷所思的詐騙花招,既調侃了這種奮力求生存的「台灣奇蹟」,也傳達小人物的無奈困境,難怪片中綁匪最後怒吼:「下輩子做豬、做狗,攏不通做窮人!」

繼去年高雄電影節擔任閉幕片後,台北觀眾可搶先在6月24日開跑的台北電影節觀賞本片,或者有耐心等到7月22日上映也行,在那之前還可以為它入圍的「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押個寶!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影帝影后眼淚尬不用錢─《不再讓你孤單》

「不再讓你孤單」本是陳昇知名歌曲,現在是香港導演劉偉強處心積慮、計劃多年要拍的催淚電影,這首歌在片中陸續出現了3、4次,前面先有一個伏筆,後面再響起旋律時就是做為男女主角情感關係的寫照,而影帝劉燁與影后舒淇的金獎組合,強化了情緒動員的說服力。

攝影出身的劉偉強身兼數職,堪稱拍片鐵人3項(監製、導演、攝影),拍攝上因著豐沛經驗值,嫻熟手法得以讓北京在他一個香港人的鏡頭中,不帶彆扭違和感,眉眉角角都做了最正確的選擇,以致處處皆是加分。

劇情描述從事地產業的香港女子佩如(舒淇飾)隻身到北京工作,某天酒醉後偶遇一位北京公安方鎮東(劉燁飾),佩如此時因為與有家室的上司糾纏不清,失意寂寞時便找鎮東陪伴,而鎮東早對佩如一見鍾情,賣掉老家想資助佩如創業,卻換來她一聲不響地離開…

前半部頗為平順,而後急轉直下,當佩如恍然大悟自己最愛鎮東,決定再續前緣時,哭點就來了:鎮東罹患重大疾病─阿茲海默症,但佩如毅然決然要與他度過餘生,緊接而來的考驗與意外讓這番苦戀悲上加悲。舒淇說這部文藝戲拍起來比動作片還苦,恐怕花費超過一公升的眼淚,才含淚咬牙把電影完成,實在是苦口婆心讓我們徹底明白:趁著記得的時候相愛。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坎城金棕櫚大獎得主─《永生樹》

5月22日熱騰騰剛落幕的坎城影展,最大獎金棕櫚獎由《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2011)奪下,導演泰倫斯馬立克拍片素以「少而慢」聞名,近40年導演生涯只拍過5部片,《永生樹》一波多折,後製長達5年,原訂2009年底上映未果,改計劃在2010年坎城影展首映,最後導演在影展委員會上反悔,認為電影還未至完成狀態,再延又延了一年,如今總算千呼萬喚始出來。

本片由西恩潘與布萊德彼特「共同主演」,卡司很嚇人,但兩人角色所處的時空其實錯開。故事是說1950年代,出生美國中西部家庭的男孩傑克,自小在兩種衝突的教育方式下成長,慈愛的母親教導他依循愛與恩慈的道路展開人生,嚴厲的父親(布萊德彼特飾)要他學會堅強才能出人頭地。面對兩相矛盾的人生指引,他試圖尋求平衡,直到在成長路上看見了疾病、苦難與死亡,從純真童年走向幻想破滅的成人世界,長大後的傑克(西恩潘飾)不斷尋找扭轉時空、改變生命缺憾的途徑,當他發現人類生命演進不息的秘密,以及由無數不可思議奇蹟構成的世界核心時,他領悟了人生的意義與信仰的存在,終得心靈上的救贖…

看起來,給獎品味似乎與去年得主《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2010)相似,同是大自然與生命玄妙主題,但本片科幻味更加強烈,包含了超自然元素,以及史前地球和恐龍等畫面,且有《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視效大師加持,坎城觀眾普遍對片中「宇宙起源景觀」畫面最感震撼,攝影技藝同樣教人讚嘆,不妨觀摩一下泰倫斯馬立克究竟如何慢工出細活,一位導演又是如何「用生命拍片」。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05-27


有意的風格耍弄與自我調侃─《幻想戀愛》

《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2009)面世以來,加拿大導演薩維杜蘭Xavier Dolan就被看作橫空出世的天才少年,童星出身的他今年不過22歲,自編自導自演,生得俊俏又才華洋溢,絕對足以名列令人又愛又妒的文藝G偶像前幾排名,第二部長片《幻想戀愛》(Heartbeats,2010)早在2010坎城影展入選「一種注目」單元,一年後終於要在台上映。

法蘭西斯(薩維杜蘭飾)和瑪麗是一對異性好友,法蘭西斯帥氣而害羞,瑪麗美麗優雅,卻隱藏一種殘酷現實的性格。當俊美如希臘雕像的尼古拉斯出現,破壞了他倆長久以來友情的平衡,因為他們同時愛上了尼古拉斯(這位金髮版路易卡瑞令我極度懷疑只是為了襯托片尾的本尊驚鴻一瞥出場),隨著三方愈密切來往,這對好友開始被無數個自我想像,或尼古拉斯明顯釋放的電波搞得心神不寧,雙方各自在友情與愛情、幻想與現實之間自我辯駁,不明說卻又暗地裡爭風吃醋,承受起對那樣的年紀來說即是巨大的考驗,友誼到底會持續下去或者徹底瓦解?

劇情其實非常簡單直白,整部片每每以慢動作配上懷舊金曲做MV貌呈現,起了極佳的拖長秒數之效用,電影用復古亮麗的服裝造型與美術場景堆砌而成:cosplay奧黛莉赫本的女主角,色彩濃郁的光線畫面,還有那刻意翻看後還要以書封正對鏡頭並橋了兩次擺放位置的包浩斯專書。一邊看一邊嘟嚷「Dolan這次也玩得太過火」的同時轉念一想,聰明如他,《幻想戀愛》不過就是部天才被稱讚到煩膩後的自我調侃之作,完全可以想像他少爺叼著根煙,夾緊腿縫翹著二郎腿,攏一攏頭頂那繓長髮,以一種睥睨神態在心裡OS:「看吧,大爺我拍得再怎麼幻想淺薄,你們也不可能討厭我。」戲裡那個只有意放電無意用情的尼古拉斯,其實就是他自己,並且尼古拉斯短暫露面的母親,也就是《聽媽媽的話》裡的同一位媽。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