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6


侯季然‧忠孝回憶東路

撰文:孫志熙/攝影:江凱維  [cue電影生活誌]2011年8月號

「旅行之於我,其實就是離開,從生活裡抽離,在陌生世界成為全然陌生的人,感覺很輕鬆,也變得更像自己。我喜歡離開多過於抵達,喜歡旅途中大過於目的地。」─侯季然


台北市東區,週六即將大雨的午後,在頂好廣場旁愛群大樓,就是丹堤咖啡的那個一樓門口,侯季然向我打了招呼,他所站之處是約莫30年前,父親的皮箱店在這周邊所租下的第4個攤位。看他站在原地看得稍稍出神,心想,不知道當年放學後的他,會不會也擺出這樣靦腆的笑,並且露出乳牙與恆齒交接期間害羞的寬牙縫,迎接、目送著來來去去的客人。然後他才剛長大了一點,父親便過世了,11歲的他和媽媽、妹妹、外婆搬到隔壁漢宮大廈,4口人生活在18坪的套房裡,一住又是20年。他領路上屋頂,欲重溫那片學生時代經常留連的景色,或該說一種空間與高度的感受,畢竟放眼所及的東區街景早已物換星移,大樓底下的廣場,從停車場到噴水池公園到現在錯落著些木椅和石階,樣貌與以前完全不同了。1989年侯季然就讀世新五專,當時因為念攝影,初學者又特別喜歡拍magic hour,所以上頂樓多半是為了拍照,再者則為紓解年少的多愁,這個場景之於他的特別性,大約能從他上大學初寫劇本便是關於頂樓而得知。

屋頂確實像個被架起的異空間,且當放眼所及那片被建築物劃破的天空失去了時代表徵,就更加希望此刻憑欄往下一瞧,便能穿越時光見到侯季然青春記憶裡的東區風景,那時這裡的尖端時髦無處能及,街上往來的時尚男女,皆是一身黑或白或灰,服裝飾有墊肩、稜線,配戴錐形或三角形等立體幾何大耳環,而剛引進台灣一整棟3、4層樓的歐式咖啡店、自助餐也從東區的土壤長出,最讓侯季然印象深刻的是「總領西餐廳」,晚上2樓會放映《溫馨接送情》、《豐富之旅》等片,讓當時連同他在內的東區動物們趨之若鶩。很快地忠孝東路大興土木開挖捷運,開始了路上半邊繁華,中間挖得亂七八糟、永遠塞車的生活背景,侯季然5樓的住家樓上是木船西餐廳,大樓牆面懸掛著5顆一層樓高的人頭,下雨天時,水就這麼沿著人臉流滴到他家窗台;位在1樓的皮箱店則緊偎捷運圍籬,由於半店面半攤販的緣故,沒有玻璃櫥窗阻隔,漫天的施工灰塵讓店裡日日有擦不完的髒污。那段人生歲月原來是灰,有挖路時飛揚的烏濁灰,以及騎樓下穿梭的金屬灰,兩種灰相混成為侯季然八0橫跨九0年代的色調。

離開總令人想得太多的天台,下降回到地面越過馬路,到忠孝東路對岸巷子裡,入內不消幾步,便見到紅底白字招牌「津美藝品地下商場」,五花八門到稍嫌匪夷所思的各式奇妙商品,在1樓連接B1的斜坡兩旁層疊,且看似毫無章法地混亂擺置著,這間商店在侯季然口中是座「與台灣人生活脫節之物品大總匯」,氣氛、陳設(如果有的話)30年來完全未變,父親逝世那好一陣子,他和妹妹每天收攤後,都會晃來店裡買一尊小瓷偶,可能是人物,可能是動物,但都是叫不出名字的一個什麼,兄妹倆如此持續了好些時日,這些叫不出名字的什麼們,也就成為搬家前屋裡為數可觀的收藏品。認真想想,這種商店的魅力應就在此,時間在白熾的日光燈空間中凝結,此地販賣著一種看似飽滿的空白,這些物品的實用意義是被抽取、是虛白的,所以它們能將主人的情緒、意志、思念裝得很滿,它們的意義在你買回家擁有之後才被賦予,因為你之於它的全面獨佔,進而才使它之於你是最無可取代。步出「津美」,侯季然一個箭步走進中心診所,登上2樓看診間,中央有一橢圓形通透天井,被一圈淺綠色候診沙發環繞,耶誕節時還會佈置一棵2層樓高的耶誕樹。成長的某一段時期,因家中發生一些不愉快事件,侯季然和母親、妹妹經常來這裡避難,發發呆、想想事情,或者中午就在這打個盹,午休熄燈後冷氣徐徐吹送,是一股拘束而潔淨的感受,凡事都保持恰當距離,不會有人來過問任何事,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反倒令侯季然安心,就像他會選擇速食店而非咖啡廳,速食店使人平凡到可以消失,咖啡店卻好像一直有人在看你,他說,他從小喜歡隱蔽在人群之中,或許他所有創作的出發點,也都來自對現實的渴望逃避。

想法可以遁世,但飯還是要吃,在東區打滾長大,一定有從小吃到大的私房灶腳級店家,而頂好名店城樓下若可稱為美食街,那麼另一間和「紫琳蒸餃」齊名的食店,就是「美景川味小吃」,打從它自馬路對面的龍門大廈(現齊民火鍋,侯季然說旁邊迴轉樓梯還是當年那模樣)搬到頂好名店城2樓再搬到B1至今,始終都以吧台式的極小面積瑟縮在角落,開店超過30年,以前侯季然每天放學都會來用零用錢吃上一碗的擔擔麵,從25元漲到50元,份量倒也是一點都沒變。

剛搬來東區,還未從吳興國小轉學至仁愛國小時,侯季然上學與放學的那一段車程,他稱之為「每天的37路旅行」,而仁愛路71巷是公車以外的必經之路,浮現在印象中的紅黑色塊,那是就讀復興中小學富家子弟揹的真皮書包。下課告別同學後,他會回來與附近商場的小孩為伍,他覺得東區長大的孩子似乎都早熟,從小察言觀色,擔心生意好壞、問價的客人到底會不會買,又經常看店家流動搬遷,這種成長背景下的隱憂,他說,是會有種深植底心的不確定感。

小學、國中過去,邁向青年的路上,電影漸成為侯季然的生活重心,10幾歲時他經常泡在統領旁的「快樂時光MTV」,甚至那陣子全台北每家MTV他都蹺課去過,當時另一家「太陽系」因為是「影響電影雜誌」的關係企業,雜誌裡介紹的艱澀歐陸片那邊都有,是很藝術掛的文青據點,「快樂時光」和「吸引力」就比較好萊塢,以前沒有網路,回家看電影要租VHS,到MTV可以有個舒適空間,看一些平常看不到的片,那時很多人是真的去看電影,不似現在的MTV已是變相旅館,而無論看電影或MTV,他都是一個人去,曾經和同學一起卻覺得好奇怪、渾身不自在。這趟回憶之旅原盼舊地重遊,可惜東區的「快樂時光MTV」現已改為影陪店家,遂轉往仍營業的「U2電影館」,生意比預想中還好,滿屋年輕學生、情侶,侯季然突然略顯雀躍地說,前幾天他才從朋友那解開一個長年疑惑,就是每間MTV包廂其實都是有監視器的。

自現實脫逃以外,侯季然作品中另一項鮮明特色是關於記憶,問他是天生擅記,或這個能力因為經歷過什麼事而開啟,客觀事實或數字他說是記不得的,但自從父親去世,忽然覺得世界變了、眼前的東西有天會不在,一下子意識到生活是困難的,但自己也是存在的,感官被刺了一下而後打開,所有東西變得不穩定,因此更要有力地去抓住它。連日來的午後暴雨,今天很留情面拖延到將近5點才落下,正是該找間咖啡店歇腳的時刻,於是在延吉光復之間的巷子尋尋探探,這時才察覺侯季然走路的速度好快,想必是他從小獨來獨往、不喜受注意的性格使然。

隔天,他已飛到重慶參加兩岸電影節,這些年因為電影拜訪過不少城市,現在憶起仍覺想念的是華沙,他住的飯店在華沙大學旁,便請影展人員帶他去他一向很有好感的學生餐廳,餐廳在地下室,得經過幾扇隱蔽的門和樓梯才會到達,裡頭燈光昏暗、裝潢簡單,但有種迷人的青春味道,供應平凡卻美味的歐洲家常菜,如沙拉、洋芋泥、海鮮飯、薄牛排等,而一到深夜,就搖身一變成有學生樂團與DJ演出的bar,他天天光顧,坐在奇妙的異國地下室,給他一種絕不會被找到的自信。後來問他最喜歡旅行的哪一部份,他答是飛離台北那一段航程,因為離開比抵達更令他著迷。在忠孝東路4段的車水馬龍裡,我們一同離開了現下,抵達侯季然的回憶,時光的小細縫就藏於街巷當中,可能是一道光線、一抹氣味,當瞬間產生觸電般的熟悉感,那就是了,我們抓緊這些線索便獲取通往記憶的捷徑,更重要的,是活過的證明。

---

津美外銷藝品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90巷41號B1
電話:(02)2741-6632
營業時間:10:30~22:00

中心診所
財團法人中心綜合醫院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77號
電話:(02)2751-0221
美景川味小吃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97號B1(頂好名城店)
電話:(02)2781-9004
營業時間:12:00~21:00(週一、日公休)


U2電影館─忠孝館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97號8樓
電話:(02)2711-7916
營業時間:24hr

---

侯季然
1973年生,世新印刷攝影科、政大廣播電視系研究所畢。
曾任「台灣電影資料庫」研究助理,寫過影評,也寫過得獎散文。2003年以《星塵15749001》獲台北電影節市民影展百萬首獎;2005年先是紀錄短片《我的七四七》入圍22項國際影展,再以《台灣黑電影》角逐金馬獎最佳紀錄長片;2007年劇情短片《購物車男孩》某程度上可算是後來《有一天》(2010)的前傳;去年3段式電影《茱莉葉》中,他參與執導的《該死的茱麗葉》進一步展現了美術、攝影野心。近期他也拍MV,從事各類影像創作,早先獲得台北市電影委員會首屆電影劇本競賽金獎的《南方小羊牧場》,將會是一個更深入侯季然記憶的台北故事,該片預計今年秋天開拍。


拉斯馮提爾再來一回陰翳禮讚─《驚悚末日》

兩年前被《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2009)嚇得魂不守舍(不是鬼,而是極大的心理精神壓力),那份既深且沉的恐懼還盪在心底,現在拉斯馮提爾又出招了,他拍這部片是從結局開始,因為「最有意思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一切如何發生」,他會透過他最拿手的「冷酷的坦率」,將我們帶進更深的意識層次,然後或許你就會對電影所傳達的禪念和宇宙產生興趣。「憂鬱」一向是拉斯馮提爾的靈感源泉,拍攝前作《撒旦的情與慾》時是他情緒重症的谷底,但以新作《驚悚末日》(Melancholia,2011)看來這位病患也並不打算要康復,他自述:「這是一部關於世界末日的美麗電影,像2012的啟示錄籠罩著我們,是準備電影的最後晚餐的時候了。」

戲中性格迥異的兩姊妹,由坎城影后學姊學妹─夏綠蒂甘絲柏與克絲汀鄧斯特飾演,同時克絲汀也是繼2000年《在黑暗中漫舞》的碧玉、2009年《撒旦的情與慾》的夏綠蒂甘絲柏,第3位被拉斯馮提爾推上影后寶座的女主角,她在本片有全裸及露點畫面(還可直接在片場與夏綠蒂學姊討教,多麼方便!),導演下一部情色片也將由克絲汀續任主角,她甚至表示「很想挑戰真槍實彈的床戲」。

本片幕後製作團隊包括曾獲電影攝影獎《愛情拼圖》的Manuel Alberto Claro、《火燄與檸檬》製作設計Jette Lehmann與《在黑暗中漫舞》劇服設計Manon Rasmussen;故事是關於賈絲汀與麥可這對新人,將在賈絲汀姊姊家中舉辦豪華婚禮,正當大家開心慶祝時,天際卻出現「Melancholia」星球向地球逼近,帶來前所未有的毀滅,姊妹倆則因面對生命終結的態度不同而有爭執,在末日來臨前,漸漸出現異樣行為。電影從大喜之日的歡樂氣氛,倏地帶入人性黑暗面的探討。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2011-08-05


台灣電影今夏最強熱帶氣旋─《翻滾吧!阿信》

恐怕是今年暑假氣勢最高張的一部國片了,從6月份台北電影節起先發制人:開幕場近2千人座位於開賣首日全數售罄、拿下台北電影節最佳男配角、觀眾票選獎與媒體推薦獎、監製李烈日前再獲總統文化獎,鋒頭萬般強健。因工作之故,年初起共看過3次不同風格的剪輯,可以肯定如今確實是劇情最緊湊、角色形象最繽紛之終極完整版本。

幕前幕後的辛勞血汗道不盡,且談最直接面對觀眾的兩位演員,因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他倆做足功課,彭于晏要學林育信教練本尊的台灣國語口音,更在開拍前2個月展開體操特訓、練得跟選手一樣大隻,演這個角色使命感很重,因為阿信就是彭于晏想成為的人;片中阿信與菜脯是以生命互相守護的換帖兄弟,飾演他們的彭于晏和柯宇綸,也從前製開始一路扶持,因戲結為死黨,許多次訪談中其默契和情誼真讓人信服也羨慕。

一系列翻滾,都始於5年前的單純信念,《翻滾吧!男孩》紀錄片誕生時,導演林育賢只希望拍部片鼓勵自己,這份初衷卻感動無數觀眾,接著他與製片黃江豐、攝影夏紹虞展開結盟,06年3人卻在野心之作《六號出口》慘遭滑鐵廬、身負龐大債務,但他們認為人生反倒因波折而深刻,各自練功後拍出《翻滾吧!阿信》,是他們起而大落後的再決毅一翻。

這個阿信是生長在宜蘭小鎮的阿信,家中經營水果行,他是母親寵愛的長子、弟弟崇拜的偶像,年紀小小的他加入學校體操隊,為達國手志願,再艱辛的練習都不以為苦,直到青春叛逆的荷爾蒙茫然了他的志向,阿信放棄從小喜歡的體操,和死黨菜脯混起幫派,街頭打群架時,他倒也能將體操身手學以致用,每每在亂鬥中出奇制勝。兩人無意間招惹到黑道老大之子,染上毒癮的菜脯鑄下大錯,雙雙逃亡到台北,孰知翻身不成,反而痛失摯友,孑然一身的阿信,只剩幼時謹記心底的那句話:「想哭的時候只要倒立,眼淚就不會流出來。」他回到家鄉,重拾對體操的熱情與信念,誓言再奮力一搏。因為命運其實並不殘酷,扭轉的關鍵操之在己,只是想要與否的問題,好比阿信,他曾經選擇離開,所以更確知自己為什麼回來。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一個最銷魂的城市品牌─《午夜‧巴黎》

一對訂婚的美國情侶─作家(歐文威爾森飾)與他的女友(瑞秋麥亞當斯飾),以及準岳父母前往巴黎旅行,遊覽風光明媚的花都,作家懷著浪漫創作情懷徜徉在巴黎的午夜,竟遇到奇幻馬車帶他回到1920年代,與當年藝術家們的謬思談戀愛,而後在2010年的現實世界,與19世纪的巴黎之間穿越、迷失,主人公彼此間的感情與價值觀,就隨著城市中的所見所聞,而產生微妙變化…

拍攝時,導演直接了當告訴歐文威爾森,電影男主角的形象,其實就是他本人在描述自己,男主角在巴黎的午夜奇遇也是導演對巴黎的想像,伍迪艾倫多麼希望自己可以莫名其妙地遇見畢卡索、海明威等文學名人,而歐文威爾森只好表示他也很榮幸能扮演導演心中的自己。

《午夜‧巴黎》是2011坎城影展開幕片,影帝影后級的大牌明星包括安德林布洛迪、瑪麗亞柯蒂詠、瑞秋麥亞當絲、麥可辛、歐文威爾森等,話題性爆炸的當屬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妮。這同時是伍迪艾倫第41部長片,創下了個人執導生涯最高票房紀錄,也是第一部完全在巴黎拍攝的電影,風格鮮明如昔,看似緬懷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巴黎人文圖像,又何嘗不是反思世人對巴黎的品牌執迷,以及「舊時代總是美好」的執念,伍迪艾倫再次賣弄了近代藝術史學識、嘲諷著藝文界八卦,但,這仍是一紙寫給巴黎的情書,這是他愛一個城市的方法。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50年情比金堅‧此生何憾─《YSL瘋狂的愛》

這是一個情比金堅的真實愛情故事,而且是記錄,而且不是虛構。

Yves Saint Laurent,凡人豔羨這顆星子的璀燦,卻難以想像他活在多折磨的巨燄之中,要愛一個屬於世界的英才,在地表守護他的Pierre Bergé曾經也很無助,雖然他在回憶往事時展現得如此淡定,畢竟,一個年過80的老人了,他是聖羅蘭生前的同性伴侶,自1958年他們邂逅那一天起,兩人愛情長跑超過50年。聖羅蘭過世後,他決定拍賣共同的藝術收藏,為數可觀的珍品讓這場盛會被譽為「世紀拍賣」,每件藝品背後都是一段段愛情軌跡。

他倆於公是最佳商業夥伴,一人主導商賣,另一人全心投入藝術創作;於私更是一對宛如童話的愛侶,《YSL瘋狂的愛》(Yves Saint Laurent:L’Amour Fou,2010)
除了帶領觀眾進入聖羅蘭和皮埃爾貝格的收藏品大觀園,可以盡覽法國名流的戲劇化品味生活,包括那轟動一時的圓明園獸首之外,更讓人從往年的伸展台錄像中,見識小時候的大師自己就是多麼國色天香的漂亮男孩。而時尚名人的紀錄片想當然爾也會是fashion icon大會師:安迪沃荷、米克傑格、法國總統薩科齊與夫人卡拉布妮、法國女星凱撒琳丹尼芙、超模Laetitia Casta、Linda Evangelista等,片中許多珍貴訪問與從未曝光的私人片段,更為電影增添軼聞風采。

總聽人說同性愛侶間的關係,相較於異性伴侶其實能更穩定而長久,Yves Saint Laurent和Pierre Bergé的故事,應該可以讓人重新相信愛情吧,和已逝愛人共同累積的半世紀人生,在清空了物件只留下回憶之後,支撐皮埃爾貝格繼續度過餘生的會是什麼呢,我覺得是種毫無遺憾的微笑。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英搖掛新銳導演‧注目長片首作─《初戀潛水艇》

《初戀潛水艇》(Submarine,2010)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奧立佛是威爾斯的15歲少年,有社交障礙、古怪而早熟,他眼前有兩個重大任務:一是追到班上酷妹並失去童貞,二是阻止媽媽跟隔壁的心海羅盤大師發生不倫戀。然而關於青春的無奈總是太多,只得在海灘與陽光下品嘗成長的苦澀、甜美,用力體驗那多麼無常的人生。

喜劇演員出身的理察阿尤德(Richard Ayoade),他是導演界的新人,影集界的紅人,曾飾演艾美獎情境喜劇《IT狂人》裡的宅男工程師Moss。劍橋法律系畢業的他,受法國新浪潮電影啟蒙後無師自通。他同時也替英搖夯團拍攝MV,包括Super Furry Animals(演員萊斯伊凡斯的前樂團)、The Last Shadow Puppets〈Standing Next to Me〉和〈My Mistakes Were Made For You〉(攝於松木片廠)、Kasabian〈Vlad the Impaler〉,還有美國團Vampire Weekend〈Oxford Comma〉和〈Cape Cod Kwassa Kwassa〉、The Yeah Yeah Yeahs的〈Heads Will Roll〉;2007年他將The Arctic Monkeys(The Last Shadow Puppets主唱Alex Turner的原生團)世界巡迴拍成電影《Arctic Monkeys Live at the Apollo》,獲英國NME評為2009年最佳演唱會DVD。《初戀潛水艇》電影原聲帶也正是由Alex Turner打造了抒情Acoustic曲目,有時候人名就是一種保證。

理察阿尤德初執導演筒,英國影評人認為其處理青少年時期成長的焦頭爛額,既狂熱又感傷,並兼顧犀利喜劇元素,獨特幽默感近似《天才一族》與《超級狐狸先生》,第一部劇情長片就籌得英美兩地資金,還有班史提勒擔任執行製片及客串演出,潛力可見一斑!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電影裡的時尚關鍵字─《巴黎舞男》

首先,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她的名字叫作喬治,身體是女孩,心理卻是不折不扣的男人,她生活在六0年代保守的天主教家庭,卻從學生時代就百無禁忌,瘋狂愛上女老師,愛人自殺後,心中留下無法彌合的傷口,從此每到夜晚,她會穿上那件筆挺的燕尾服,流連於巴黎紅燈區,周旋在上流社會、黑白兩道與多金貴婦之間,為她們提供特別服務,她耽溺其中,無止盡地揮霍,同時夜夜尋找著心愛的女人。

《巴黎舞男》(Gigola)改編自法國爭議女作家蘿荷夏彭提耶(Laure Charpentier),於1972年完成的同名小說,由於書中對性的描寫過於鉅細靡遺,讓讀者彷彿親臨酒池肉林之中,在當時被視為驚世駭俗的敗德禁書,30年後才重見天日正式出版,並造成空前暢銷,影片則在葡萄牙里斯本,重塑六0年代巴黎紅燈區的紙醉金迷。本片正是由小說原作者親自執導,第一次當導演,就拿下塞維爾歐洲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她說:「這部電影獻給所有走過那個備受歧視的年代、全身而退的女同志們,也獻給我愛的美麗舊時光。」

更加大有來頭的是女主角露朵蓉(Lou Doillon),第一,她是巴黎時尚圈名人,無論冷豔、清瘦還是牙縫,都足以號稱「法版Kate Moss」;第二,她是夏洛特甘絲柏(Charlotte Gainsbourg)同母(Jane Birkin)異父的妹妹,當初柏金包就是設計來裝她的尿布與奶瓶。她所飾演的喬治集放蕩、古典、妖嬈、猖狂於一身的氣質,加上garconne的、亦男亦女的、androgynous的曖昧扮相,既復古又最時髦。她在模特兒領域表現亮眼後,近年跨足創作型歌手,而6歲就開始演電影的她,因鮮明個性和獨特氣質,必然成為歐洲電影的璀璨新星。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陳可辛的微觀鉅夢─《武俠》

劉金喜(甄子丹飾)隱姓埋名,與妻子阿玉(湯唯飾)和一雙兒子生活在一處偏遠的小村莊,卻被捲入一樁離奇命案;捕快徐百九(金城武飾)是一位武癡,在查案過程中,嗅到劉金喜身上必有過人之處。不料因為他的好奇,迫使劉金喜面臨和七十二地煞教主(王羽飾)的生死對決,家庭危在旦夕,家園也遭受滅頂之災…

陳可辛坦言,他最不擅長的就是武俠片。但是當他看到科教節目播送著子彈穿過皮肉、血管、心臟,終至斃命的詳實過程,他想,這是否等於武俠片中的一招致命?陳可辛從小就是有邏輯的武俠片粉絲,故《武俠》(Wu Xia,2011)劇本整合針灸、按摩、藥物、力學與特效各方各面學理,輔以電腦特效描繪內臟器官,捕捉血管和神經末梢的爆破瞬間,揭秘武術原理,一切有憑有據。

過去陳可辛的拍片步驟,是先提出問題、發展故事,最後才是風格的添加,這次反其道而行,他強調「為動作編寫劇情」、「故事為風格服務」,於是影片能見濃烈的光影色彩、奇幻的人體內視效果;有的片名解釋了故事,有的片名解釋了人物,而將類型名稱移植做電影片名,足見其夢想野心。

拍《武俠》,令他也令華語觀眾(不只,還有昆丁塔倫提諾)最感振奮的當然是王羽,已經息影17年的他,從《獨臂刀》成為一代人的共同偶像,李小龍與成龍在他面前只算得上是「幹得不錯的小夥子」,在陳可辛心目中,「武侠」及「王羽」儼然是互相轉注的同義詞,這次邀來幼時偶像與多年夢想同台,那該是多巨大的滿足。

《武俠》幕後團隊有邵氏元老、有彼此合作幾十年的夥伴,也有首度操刀電影主題曲的竇唯,他身兼製作人、詞曲及演唱《迷走江湖》,這首歌陳可辛喻之為搖滾佛經,為他40多年修來的《武俠》正果,再增一縷悠遠餘韻。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