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5


自由大道/Milk

2008,USA

平權革命尚未完成,同志朋友仍須努力
自由大道,向希望與勇氣致敬

“how can we win,when fools can be kings,don't waste your time,or time will waste you,you and I must fight for the right,you and I must fight to survive”

─MUSE《Knights of Cydonia》

《自由大道》改編自美國政治史上,首位出櫃同志議員哈維米克的真實人生,以及從他甫滿40歲決心做點什麼,直至他成為同志運動領袖、當選市議員,最後卻遭槍殺身亡,短短8年間他燃燒生命所迸放出的人性光輝。
本片於哈維米克遇刺30週年上映,為響應片中的自由平權精神,首映會特別選定「8號議案」公投之前,在與當年刺殺地點相鄰的卡斯楚戲院舉行,同志團體到場向8號議案嗆聲,成為電影造勢宣傳的另一焦點。

8號議案(Prop. 8):為美國加州禁止同性婚姻之議案,加州最高法院原於2008年5月裁定同性婚姻合法化,經11月8號公民投票後,52.5%的選民贊成禁止同性婚姻,其中對公投結果最具影響力的,實為選民社經地位與宗教信仰,而非年齡和種族因素。

《自由大道》不僅是關於性向與平權議題、不僅又一次闡釋人類社會中最具可怕殺傷力,以道德為名的暴力,而更多著墨於人性的良善,哈維米克做為人的美德與信念不因成為政治人物而改變,他用生命為美國人權寫下傳奇的一頁,你不見得要認同他的立場或觀點,但不能否定他護衛理念到粉身碎骨的勇氣與風範。
哈維米克自身即為希望的象徵符碼,他留下的遺言也充盈著愛與希望:「讓同志平權運動走下去,這不是為了個人得失,不是為了自我、為了權勢,而是為了所有弱勢者,不只是同志,還有黑人、亞洲人、老年人和殘障者,所有弱勢者,我知道人不能光靠希望而活,但沒了希望,生命有何意義?」

哈維米克Harvey Milk(1930-1978)
紐約出生,1972年移居舊金山卡斯楚街,在當地開設一家相機店,一躍成為社區同志運動的領袖,人稱「卡斯楚街市長」。3次敗選後,終於在1977年以出櫃同志身分當選市議員,上任11個月後即遭另一名保守派市議員刺殺身亡。他是同性戀平權運動史上的悲壯英雄,生後獲選時代雜誌20世紀百大人物。

男主角 西恩潘Sean Penn(1960-)
身兼演員、製片、導演、編劇,2007年執導《阿拉斯加之死》,在去年金馬國際影展廣受好評。接演《自由大道》,西恩潘為此減重22公斤,並費心揣摩同志的行為舉止,希望觀眾在觀賞時,能感受到本片真正要傳達的:關於人權平等,以及追求自由的權利。

導演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1952-)
穿梭主流與獨立電影界的知名同志導演,作品常獲國際重要獎項。
「米克遇刺時我還是個未出櫃的青年,他倡導同志人權卻被刺殺,讓我深感恐懼。事隔30年後,美國社會變化很大,把哈維米克的事蹟搬上螢幕正是時機。」
「雖然大家對西恩潘的在片中的形象改變最感興趣,但這個角色吸引他的其實是哈維米克的精神,我們對台詞的討論最多,我也必須準確要求他使用同志慣用的語法、俚語及語氣。」
同樣身為同志公眾人物,葛斯范桑執導《自由大道》顯得意義非凡,他認為哈維米克不只令人尊敬,更具有浪漫的革命性格魅力,他收集了哈維米克諸多生平事蹟,也曾考慮將其一生濃縮為近紀錄片性質的電影,但最終決定聚焦在米克與情人史密斯(詹姆斯法蘭科飾)一見鍾情到他參政時期之間的故事上,盡可能完整地重現米克的心路歷程。

★同志導演拍的同志傳記,有更獨到貼身的見解,這部電影不但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十大佳片,得獎紀錄也相當輝煌,有望再奪奧斯卡。西恩潘令人讚嘆的演技,讓人不得不驚呼:真的好gay!


-本文刊載於《絕色奇幻報》2009年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