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4


秘影專題:秘密‧電影‧英雄傳

時勢可以造就英雄,英雄又能開創時代,人們常常仰望英雄,看見的卻是自己心中的慾望。不同時代裡,關於英雄,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語法,做英雄很講天份,有時更憑機緣。

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理工宅男的華麗復仇


★對白像被施了魔法般地在2小時內湍流猛進,讓一個難以講述的故事變得既清晰又引人入勝。在這個電影對白必須用慢速的沒腦來討好那些慢半拍觀眾的年代裡,這部對白有著脫線喜劇的速度與激情。─芝加哥太陽報
★以外科醫師的精準、哲學家的洞見和強大的講故事天份,編劇和導演將佐克伯變成我們理解當代文化的一個隱喻或透視鏡。─華盛頓郵報
★這次大衛芬奇是凝練與條理的典範,從沒依靠任何風格上的花招,而是透過鏡頭設置和剪接的傳統美德去講故事。─綜藝電影週刊
★從技術的炫目角度來看,這是導演迄今最樸素的,也可能是他最好的,可能他已經到了無須證明什麼的境界,就是很多電影人開始拍攝其最偉大作品的那種境界。─Movieline網站

開始之前先問幾個問題:你多久查看一次Facebook主頁?你一天花多少時間和Facebook上的朋友維繫感情?每次收到Facebook捎來的活動邀請,是不是都讓你感慰地覺得自己歸屬某一個群體?這個全球5億人每日仰賴的網路社交工具,你知道它最初的功能雛形與發明動機嗎?是報復。

所以別想錯了,《社群網戰》沒有在炫耀網路時代的尖端資訊科技,更沒有以程式語言做為凶器的腦力攻防戰橋段,而又是一部回歸人本的片子,內涵很老套也很亙古如新,依然是那些老掉牙卻永遠探索不完的主題:誠信、友誼、權力、金錢、忌妒、社會地位。「這是個希臘劇作家艾思奇利斯、文豪莎士比亞和奧斯卡最佳編劇得主派迪柴伊夫斯基都會想寫的劇本。很幸運的,因為這些人都不在了,所以輪到我來執筆。」編劇艾倫索金如是說。過往他活躍在電視圈,代表作有《白宮風雲》影集和電影《蓋世奇才》。先撇開本片故事不談,幕後製作面上最有趣的,就是他和大衛芬奇的玄妙組合:一個擅長用機鋒盡出、連珠炮絮叨的對白堆疊劇情;一個素以無聲的暗黑系影像奇觀震懾眾人,而合作成果能在影史上大放光芒,主角本尊的傳奇與爭議性固然有功,但觸發點在於三名天才的交會。

「要和5億人為友,就沒可能不與幾個人為敵」,馬克佐克伯,當今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意外」創辦Facebook,宅男駭客變身執行長,從成名而且是全世界都認識他的那種,到身家破億,人生被拍成電影,這些事他在6年內通通辦到,今年他不過才26歲。2003年10月,他在歷史上寫下自己名字的字首,那天剛被女友甩的他為消心頭之恨,一邊喝著啤酒,一邊駭入哈佛校園網路,竊取全校女生的個人資料,並將她們兩兩評比,讓網友投票看誰比較辣。他將網頁命名為Facemash.com,迅速在哈佛引起熱烈迴響,幾乎癱瘓哈佛的網路系統,網站竄紅讓他被指控違反個人隱私、著作權法等規定,但在爭議當下,他腦中仍繼續構思Facebook的雛形,隨後就推出thefacebook.com,立刻野火般一路從哈佛延燒到長春藤聯盟,最後推進加州矽谷,風靡全世界。在網站早期混沌不明的成立與發展後,伴隨而來的就是激烈的人際與利益衝突,網站殊榮和名份之爭,讓當年同窗好友成為對簿公堂的敵人。

人們說現代社會評斷成功的標準,只有智商、財富而與道德無關,《社群網戰》無意教導觀眾明辨善惡,畢竟在藝術與網路領域,或說整個時代潮流下,「是非」與「真實」都是極度主觀化、無限可能化的物件,潮流難以抵擋,就和民主制度的相對多數一樣令人無力又沮喪,大衛芬奇說:「當你要面對許多分歧的記憶、狡詐的動機和強烈的自我意識時,事實不過是狡猾的概念。」他並強調在電影裡欲表現的是「社交網路背後的諷刺性」,主角是個社交白癡,卻革新了全世界的社交模式,他既是創造者也是毀滅者,因為有遠見的領導者,都善於摧毀眼前的舊東西,也許包括舊情誼。

容我們再度重申,這部電影不是在談年輕人如何創業並年收幾噸金,它難能可貴地拍出了上世紀末以降,人類社會失落已久的詞彙:時代精神。這是一個中性名詞,無褒亦無貶,而《社群網戰》就是當代文化的群像劇,馬克佐克伯是一尊貌似英雄的高傲顯影。


怒吼Howl:詩壇鉅著50週年正名誌慶


★儼如一場藝術自由的慶典。本片將讓觀眾見識到艾倫金斯堡最為人熟知的叛逆之處,即他的心靈。—娛樂週報
★耀眼之作,伴隨詹姆斯法蘭科精湛的演技,這部作品可說重新定義了他的演員之路。—洛杉磯時報
★流暢結合了戲劇元素和紀錄片式影像,開創了全新的電影形式。—Artforum雜誌

如果你的年紀在35歲以下,當我們論及反社會、反體制、反主流價值觀的代表作,你的腦海中會跳出哪三個字?應該是《猜火車》吧,猜對了嗎?這部90年代經典英國電影改編自歐文威爾許小說,他另一本《酸臭之屋》以及另一個無賴作家查理布考斯基,某種程度上都承襲了「垮掉一代(Beat Generation)」的邊緣虛無書寫,他們大概也最受當代對生存感到茫然的中青年膜拜。把此思潮歸納成一條縱軸,以上幾部作品已算脈絡尾巴,倒帶去追本溯源,70年代龐克、反政府主義;60年代學運、反戰、嬉皮,一連串的思想變革警響於50年代末舊金山文藝復興,扣下扳機的人名叫艾倫金斯堡(1926-1997),一次他在朗誦會上以驚天地泣鬼神之姿朗讀他的詩作「Howl」,然後,歷史的巨輪開始轉動。

1955年10月7日晚上,舊金山六號藝廊(Six Gallery)正在進行新銳詩人聯合朗誦會,半醉的金斯堡用「Howl」一詩宣洩了對社會現況、戰爭、生命和死亡的有感而發,整首詩用字粗俗大膽,描繪的意境天馬行空,卻不因此和大眾產生隔閡,反而深深撼動在場所有人的心,他自述:「發表Howl後,我發覺自己在未來的世代中投下一顆時光炸彈,至今仍不停地在爆炸中…」但在1957年,出版這本詩集的城市之光書店(Citys Lights Books)老闆Lawrence Ferlinghetti,卻因為「發行猥瑣書籍」被傳喚出庭,正方律師認為「Howl」敗壞道德不足以一讀,辯護律師則強調尊重每位創作者的語言和思想自由,最終法官雖肯定詩集的時代性而宣佈解除發行禁令,卻無法改變社會保守風氣,而艾倫金斯堡這位從不隱藏自己極端自由主義思想,並對美國政治立場嚴厲批判的作家,便被F.B.I.認定為威脅國家內部安全的異端份子。

電影《怒吼》為三線共構,主線是1957年著名禁書事件的法庭論戰;部份穿插了動畫─詩作的意境解析;再部份是回歸主角本人,用紀錄片手法捕捉他的生命片刻,以及漫長的自我精神探索過程。兩位導演─勞勃伊普斯汀1996年以《哈維米克的時代:邁向自由大道》拿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傑佛瑞佛瑞德曼和他曾合作《電影中的同志》獲柏林影展泰迪熊獎,他們將《怒吼》融合三種類型,彷彿是藉此呼應金斯堡一生對真自由的追尋。聊個輕鬆點的話題,若有機會翻查史料,還會發現電影裡的金斯堡一幫人,全都是超越本尊倍數計的美男子:詹姆斯法蘭科James Franco、亞隆特維特Aaron Tveit、陶德羅頓迪Todd Rotondi…我們絕對有理由懷疑這件事跟監製葛斯范桑很有關係。

詩人其實無意成為英雄,他們不得不走在艱困的路上不斷探問、表達自我,為的是尋求最極致的赤裸,然而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們不做,就沒有其它人會做,《終極警探》麥克連也是這麼說。有時世人崇敬這種異類,更多時候會唾棄他們,好在艾倫金斯堡是偉大且幸運的,他的姓名與時代押韻,他的反叛不僅改變自己,也碰巧改變一整代的人。


-本文刊載於絕色奇幻報2010年1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