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5


金馬電影學院/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專訪

2009台北金馬影展

請您簡單介紹金馬電影學院的課程架構
這是一個短期約半個月的電影實作訓練,不只是來聽名家演講、瞻仰他們的風采,而是實際去做,所以十五天裡分了前製、拍攝跟後製,後製會比較長因為還有剪接等部分。學院開學之前我們已經先做甄選,再請校長侯孝賢、教務長廖慶松剪接師,還有兩班導師從裡面挑出適合的人,通知他們開始寫大綱和劇本,實際來到台北縣上課是最後十五天,但整個做起來是兩個月的時間。


對於國外類似範例,如柏林和釜山影展的電影學院,有何參考或修改?
兩個影展我們都去過,也找來實際當過學員的台灣影人談當時上課的經驗做為參考,一開始我想做柏林影展那種容納兩三百人的演講,還可以讓大家選課,對我來講這比較容易,因為不涉及器材和執行面,比較像文藝營那種感覺。釜山影展不一樣,它每年從全亞洲甄選二十名左右,也是分成兩班拍片。我把這兩者都評估了,後者的執行難度是更高的,準備時間更長,成本更高,負擔學員機票住宿之外,還要幫他尋找到師資和配合拍攝的劇組,甚至演員,還要幫他們去勘景,當他們一走出戶外的時候,工程就變得很浩大。
討論之後侯孝賢導演傾向釜山模式,我們也就拚下去了,以現有資源預算做起來是非常困難,是因為侯導本身的人脈跟號召力,我們才能找到大師級技術人員站台教學,我們師資陣容每個都是國際級的,除了侯導以外,攝影是李屏賓,剪接是廖慶松,錄音是杜篤之,三個都是國家文藝獎得主。後期會出現經驗分享的教授包括了蔡明亮,可能還會有李安如果他身體狀況OK的話。
連釜山影展策展人看到這個師資都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比他們的還要夢幻,我想主要是因為很多技術人員的工作時間難配合,一個Case可能是一兩個月,很難先答應說三個月之後可以來上課,我想主要是因為侯導的關係,他在釜山影展已經當過很多任亞洲電影學院的校長,今年他又去了,他一直覺得他好像一個神主牌、一個精神指標,他希望在金馬電影學院裡面先立定它是針對華語對象,這也是我們的優勢,所以我們讓全世界只要能用華語溝通的導演們都可以報名,寄來短片作品和履歷,讓校長導師可以選,我們希望導師隨時隨地在旁邊支援這些學員,希望導師年輕一點然後有優異的長片執行經驗,我們請了《九降風》的林書宇跟《囧男孩》的楊雅喆,他們也各自聘請一到兩位助教,另外在生活上安排助理來照顧這十六個人,他們到時候吃住在一塊,要一起討論、分工、拍攝。這種架構在台灣是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不多見,老實說就金馬的規模是不太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但我們有力之處在於主席是侯導,他可以讓事情成真,他自己想做,也能讓很多人願意奉獻,這些師資又會吸引全世界最傑出的一批年輕創作者願意來。


師資陣容除國際知名度外,還有哪些考量?
最重要還是實作,如果就國際知名度跟地位來邀請的話,應該是辦大講堂式的,但小班制就需要可以指導的人,因為我們的學員不是一般觀眾,這也是兩種課程的差別所在,像小班制的話兩百人報名只挑十六個,競爭激烈,很多常勝軍可能都被淘汰剔除掉,能被選到的他們基本功都已經非常好了,要給他們做的並不是教他們怎麼使用器材這麼粗淺的東西,而應該是一種示範跟進階,要有一定的程度才能從這些大師的口提面命中去領悟,那不是一般沒做創作的人可以理解的,很多人甚至說願意自費來參與,或很多人願意擔任劇組,因為這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我們對師資的要求除了極少部分是實務經驗分享與問答,大部分的課程都是實作,包括對劇本的討論、勘景、選角、分工、實地拍攝、後製,這就是一個電影無論大小都會經歷的,學員必定要有教授可以在過程中提供專業的建議跟指導,必須有人從頭到尾可以監督跟協助,難度是在這裡。

您期望這次金馬電影學院和台北縣合辦能達到什麼樣的成效?
台北縣政府在財力、物力還有場景上給了很大的幫助,就縣府和金馬現有的資源加起來能夠完成這件事是一點奇蹟(笑)。我們的野心很大,希望這個活動可以一直辦下去,但問題要丟回地方政府怎麼去看待這件事,因為它的潛力跟附加價值難以預估,難保這批人當中很迅速就有一個很厲害的導演誕生,或他們可能都是以後華語影壇很重要的人物,對我們來說很必要把狹隘的地域觀念打破,透過一個活動的舉辦,讓台北縣不只是在體制上升格,而是在電影版圖裡就不一樣了。釜山就是這樣起來的,它原本只是一個港都,透過影展而成為亞洲電影的集散地。我們現在給學員的功課,他們正在世界各地自己家中醞釀的,就是十五分鐘內現代背景的劇本,不必仰賴特效古裝或奇特的建築景觀,而要回到最基本功的地方,場景的限定其實是有必要的,在他們來台灣之前導師助教會先挑選出要拍攝的作品,十六個裡面會有兩個本子被挑出來執行,導師也會先進行勘景工作,他們的準備其實是比學員還要多的,要先就這個本子看哪些場景可用,不可能等學員來台灣熟悉之後才拍嘛,那勘景的範圍就在台北縣。

如何從兩百多位報名者中篩選出十六人?有哪些關卡?
學員在網路上就可以完成報名,之後再郵寄作品過來,今年我們用編劇、導演、攝影這三部分去強調,他們的Credit會說明個人的擅長,除了要水準以上,還有地域性和專業性的考量,我們經由三階段淘汰,第一階段是央請導演安哲毅和編劇張家魯幫我們做篩選,金馬執委會再做第二部分的篩選,再由學院主要工作人員跟執行長去做更嚴格的篩選,最後剩下四五十部,由校長和教務長及導師,以評審會議的型態來挑,尋找有發展性的,這次真的有外地電影公司年輕的董事長來報名,他已經接拍過很多案子,所以不太符合學院需要。學員年齡大概是二十三到三十幾歲之間,也不會是大學在學青年,你一定要有一兩部OK的短片。選完之後我們錄取十六個,還有四位候補,可是應該補不上(笑),這十六個我們馬上通知,每個都非常興奮,現在就是給他們一個規範去寫作大綱跟劇本,開學之前就會寄來,校長教務長導師會再開一次會,挑出兩個劇本,然後分成兩個班,每個班會有導演組、攝影跟後製組,被挑出來的劇本作者是會確保進入導演組,其他就等他們來台灣再做細部分工。這次台灣跟大陸報名的量還是遠遠超過其他地區,質也是,但我們不能變成中台電影學院,我們的確是有考慮到能不能促進大華人地區這個概念和電影工作者的互通有無。

在影片製拍部份和哪些器材道具單位配合?
器材都是跟台灣目前最大最專業的,比方阿榮片廠、台北影業、聲色盒子,也有大家共襄盛舉的意味在裡面,對一般觀眾來講比較沒辦法感受得到,不知道這十六個人來上課又如何,但對創作者來說是很大的震動,後製公司和電影大老們都覺得應該幫忙一下,幾乎都無條件願意支持和趕工,就一般來說是不太可能在五六天完成所有後製,侯導甚至要動用自己的魅力和威嚴出面號召,因此到時這些工作人員會是比導演還要資深。

相較於其它縣市,短片在北縣取景拍攝的優點為何?
跟台北縣合作我覺得很有利的基礎,就在於台北縣各式的地形地貌都有,除非你要拍沙漠(笑),否則都可以找到,上山下海都會鄉間都可以,學員來到台灣之後其實還有一個勘景的課程,會帶他們去感受,讓他們的劇本和場景可以連結。我們其實很難預測會不會有人因此對台北縣的場景環境條件感興趣,可能因為他在台北縣學電影這個經歷,讓他以後繼續來這裡拍,這種Promote會更大,如果有朝一日台北縣成為全世界華人新銳導演來跟大師學電影的課堂,台北縣對電影的重要性也會就此浮出,就像現在北高兩市都在努力強調:我可以提供資源!趕快來我這裡拍電影!要淹水要幹嘛都可以!那台北縣怎麼跟他們競爭呢?這比較像是埋種子,可能他來這裡學習住過半個月,說不定下次來拍台北縣的就會有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這次還有法國跟美國,那時候這活動就不得了了對不對,台北縣本身又有台灣藝術大學、有電影系、有很多的可能性。

兩支短片作品將如何呈現金馬學院教學成果?
我們的畢業典禮會跟金馬影展結合,有一個免費放映會,這是希望外界觀眾也能看到活動成果,我們並不期待也不能期待一定是兩部經典短片的出現,因為光是學習磨合不同的工作經驗和文化就非常困難,所以比較要緊的是讓他們懂得做這種Team Work,和專業有主見的人合作,而且用HD拍也要用HD的機器放映,整個成本和放映環境都要考量進去,從校長到教務長到導師要求的規格都非常高,劇組的能力跟經驗不可以只是一群有熱情的學生們來幫忙那麼地簡單,那我們做為影展執行人,也同樣要給他一個慎重特別的儀式去呈現。另外學員也可能會參與其他金馬影展、頒獎典禮、創投會議等活動,可以跟國外大師或新銳導演或對華語片有投資興趣的業者有交流的機會、擴展視野,它的效益對學院或學員來講都會比較大一點。

-本專訪刊登於【臺北縣影視資源資料庫】網站 http://www.tpc-camera.tw/camera/


2009-11-04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2009,Denmark/Germany/France/Poland

反上帝 / 魔鬼的誘惑 / 女性滅殺
撒旦的情與慾─拉斯馮提爾的恐懼膠囊

《芝加哥太陽報》─「影片不僅保持了拉斯馮提爾在視覺效果上的詭異和黑暗,在主題的離經叛道上也大大超越了他此前的作品。」


英國《獨立報》—「這部影片看起來是《鬼店》和《大法師》的綜合版,一如往常令人驚悚和不快,與其說這是一部恐怖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有性愛鏡頭的邪典電影。」

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1956─,丹麥)
1995年簽訂「逗馬宣言」(Dogme 95 manifesto)強調電影的真實呈現,定下必須使用手持攝影機、現場收音、不打光、不後製等拍片原則,影響當代電影甚鉅。人稱「恐怖的小孩」,震撼式影像為其招牌風格,熱衷於常理常識的越線、對現實之挑釁,催眠、驚悚、怪奇是他熱愛的創作母題。


新作發表之名句摘錄
‧「我覺得這是一部浪漫電影,它具有浪漫愛情電影所需要的一切元素,我甚至覺得它的風格和愛倫坡的世界相似」。(愛倫坡的創作自述:將滑稽提升成怪誕,將可怕發展到恐怖,將機智誇大為嘲諷,將奇怪延伸至詭譎神秘。)
‧「我有整整兩年的時間都非常沮喪,這部電影就是在那段時間拍攝完成的,靈感來自於我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恐懼,我拍電影是想表達出一種接近真正黑暗的恐懼,而不是讓觀眾來體會我內心的想法,我的電影是世界的一部分,觀眾能不能理解它不是大問題。」
‧「這部片是我能想像到最接近地獄的情景。」
‧「我相信我是世上最好的導演,但我不能確定上帝是不是最好的上帝。」


夏洛特甘絲柏Charlotte Gainsbourg(1971─,法國)
已故法國樂壇才子Serge Gainsbourg和傳奇女歌手Jane Birkin之女,14歲即以《不害羞的女孩》獲得法國凱薩獎最佳新進女演員,19歲又以《聖誕蛋糕》贏得凱薩獎最佳女配角,今年則以本片奪得坎城影后。導演評:夏洛特演得太過火,我根本控制不了她!

威廉達佛Willem Dafoe (1955─,美國)
美國實力派男星,表演生涯將近30年,與世界名導合作經歷豐富,近年因演出《蜘蛛人》反派而家喻戶曉,與拉斯馮提爾合作過《命運變奏曲》,演出本片之前,曾在1988年《基督的最後誘惑》中飾演耶穌。

今年坎城影展將「人道精神特別獎」頒給肯洛區《尋找艾瑞克》之餘,評審團特別再為本片(Antichrist)設立一個「Anti-Prize」,得獎原因為「年度最大聲宣示反女性的導演與電影」。

序場–Prologue:黑白慢速鏡頭鑲嵌韓德爾詠嘆調《讓我哭泣》(Lascia ch'io
pianga),夫妻沉浸在性愛歡愉的同時,幼子失足跌落窗外而死。


第一章 悲傷–Grief:喪子讓妻瀕臨精神崩潰,身為心理治療師的夫意外發現她
對樹林的恐懼,決定帶她回到「伊甸林」找出病因。

第二章 痛苦/混亂當道–Pain (Chaos Reigns):樹林裡開始出現異象,妻不時情緒失控,發作時她總轉而向夫尋求性之慰藉。

第三章 絕望/女性滅殺–Despair(Gynocide):夫在小木屋裡發現妻去年夏天在此寫作「女性滅殺」論文後,妻認為夫將棄她而去,便以殘虐手段對夫施暴。
女性滅殺(gynocide):激進女權主義作家朵金(Andrea Dworkin)自創詞彙,由雌性(Gynoecy)和種族屠殺(Genocide)兩字合成。

第四章 三個乞丐–The Three Beggars:妻對奄奄一息的夫說,當三個乞丐(鹿、狐狸、鷹)同時現身,就有人得死,至此她已完全瘋狂,並以剪刀自殘。

尾聲–Epilogue:《讓我哭泣》女聲吟唱著:「讓我為自己悲慘的命運哭泣…」夫逃出樹林,抵達山丘頂端時,看見無數個鬼魅般無臉的女人面向他朝著「伊甸林」走去…

《撒旦的情與慾》是各派心理分析、基督教神學、性別再現的交相攻訐,拉斯馮提爾本來就習慣以罪惡與敗德之血淋淋展示來散佈他的「指證邪惡正是使邪惡不朽」論點,他也從來沒有二元對立的概念,所以我們不該問《撒旦的情與慾》中到底反上帝的是誰,因為誰都在反上帝:女人在天地初始即因非理性的慾望,以禁果誘使亞當墮落,因此女人生來便被判處邪惡;男人則因自恃理性邏輯能力,欲以科學主宰萬物,這是男人反上帝的罪行,還記得片中妻子曾警告丈夫,他的自負將招致毀滅嗎?

為什麼《撒旦的情與慾》不存在善惡兩分?試想丈夫對妻子的恐懼金字塔分析中,其頂端從「自然(Nature)」修改到「撒旦(Satan)」最後再塗改成「自己(Me)」,已然闡明了人性內藏的詭變多端,一如他談《白癡》一片時所說的:「那或許是你心中的白痴想出來找夥伴。」

若佛洛依德精神結構論成立,是否就意味人類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中,都必然包含了魔性、人性與神性?「我」是上帝,「我」是自然,「我」也是撒旦。


-本文刊載於絕色奇幻報2009年11月號


戀夏500日/500 Days of Summer

2009,USA

如果你是男生,帶有愛幻想卻沉靜的性格,加上一點文學性憂鬱氣質,或是你喜歡寫字畫圖聽音樂特別是英搖老團,然後你內心深處強烈渴望遇見和你品味相當而又懂你的女孩,那麼你對這部電影的共鳴會大得出乎你意料…

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但並不是一個愛情故事。

電影精彩看點大約是落在敘事風格的創意新穎之上,全片將故事時間序列打散,以男主角湯姆的個人主觀感受做為出發點,觀眾跟隨他腦中的影像走,看他在跳躍式回憶當中拆解自己的愛情懸案,試圖釐清女主角夏天離他遠走而後閃電嫁作人婦的因果由來,其中融入歌舞場面、仿紀錄片段、旁白主導、現實與幻想的分割畫面,時間軸的錯亂恰好驗證了愛情的無理可循。

「這是一部關於一個男人回憶一段愛情的電影,而你不會照時間順序來回憶事情,它也是關於現實中的期望衝突,所以運用這種結構能讓我們操控這個概念,但是電影的順序沒有混亂,不像《記憶拼圖》或《黑色追緝令》的變化那麼劇烈,反正大多數的電影都不依照順序來拍攝。」這是導演馬克偉伯對他第一部劇情長片的誠懇說明。

取景也是《戀夏500日》的一大用力重點,美國觀眾紛紛驚呼電影把洛杉磯拍得美得不像洛杉磯,片中湯姆和夏天去過的一家影癡朝聖,專收獨立電影的DVD店,以及他們相約去看《畢業生》的近百歲老戲院,這些愛情發生的場景都是真有其地、極富歷史意義和保存價值的著名景點,當然還有全片最精神指標的一場戲:相識第95天,兩人坐在山丘上的長椅,遠眺洛杉磯下城區,志願成為建築師的湯姆,用筆把眼前的洛杉磯第一座大樓畫在夏天的手臂上,人生的理想、愛情的夢想,在此全部交託於她。

《戀夏500日》看似輕鬆浪漫,其實徹底反轉了世俗通識的男女愛情觀─男人討厭承諾,女人喜歡浪漫。正是刻意錯置的性別形象,因此在夏天對湯姆提分手那場戲裡,當夏天說她覺得兩人近來關係簡直有如席德與南西(性手槍貝斯手與其女友)時,湯姆問她:「難道妳覺得我像席德嗎?」(註:Sid Vicious以嗑藥與暴虐聞名,被警方列為謀殺女友之嫌犯後猝死),夏天才會幽幽地回他一句:「不,我才是。」

片中能令樂迷會心一笑的橋段不僅於此,除了對白的直接影射之外,在插曲、服裝、場景安排上更可謂英倫搖滾icon大會師,同時也不乏文藝界經典引用,例如湯姆分別穿過兩件Joy Divison《Love Will Tear Us Apart》和《Unknown Pleasures》T恤;兩人都熱愛「香蕉魚」(註:出自沙林傑《九個故事》中第一個短篇《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夏天的公寓裡擺著一頂圓禮帽上面放了顆蘋果(註:意指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作品《The Son of Man》);當鏡頭掃過湯姆童年房間,裡頭出現了The Smiths《Louder Than Bombs》、The Jesus And Mary Chain《Psychocandy》、Public Image Ltd.《Album》等黑膠身影;至於小倆口在IKEA甜蜜約會時的BGM則是Doves的《There Goes The Fear》;而夏天聲稱她最喜歡的披頭四團員是最冷門的鼓手林哥史達,藉由某些獨特品味突顯出她的與眾不同。

電影靈活運用歌詞來敘述場景,依賴音樂的程度不亞於視覺效果,想必這是拍廣告和MV出身的導演,擅於讓音樂帶動影像的緣故,過去馬克偉柏認為所謂浪漫片不過是「給女人一邊看一邊哭和笑的東西」,如今反倒是自己透過種種巧妙設計與時代元素,成功將《戀夏500日》拼貼成一部具有相當後現代趣味的浪漫唯美(也愈見殘酷),並且是「女人喜歡、男人更愛」的靈巧、精緻、青春永駐小電影。

《特種部隊》反派形象大逆轉之英倫系美型男─ Joseph Gordon-Levitt 喬瑟夫高登拉維特
7歲即以童星出道,長髮蓄鬍時酷似希斯萊傑,演技多元巧變,注目度極高!


風靡千萬文青,演歌雙棲之小直男的新女神─ Zooey Deschanel 柔伊黛絲錢妮
導演說,在夏天身上只使用藍色調,完全是為了襯托她的湛藍眼睛。


-本文刊載於絕色奇幻報2009年11月號


基佬大廚/Chef's Special

2008,Spain

上有恐同老父母 / 下有惱人倆兔崽 / 隔壁住足球帥男 / 餐廳有風騷領班
我的神聖米其林星 / 究竟何時手到擒來?


雖然是歐G桑的年紀,但他拒當中年危「基 」!

同志片拍得最獨樹一幟的當屬西班牙,電影總是富含著根植於風土民情裡的樂天開朗,讓性別議題得以神經喜劇類型來處理,就是西班牙同志可以一邊情愛一邊糾葛一邊歡笑一邊溫情,上一回合《我的酷兒婚禮》搏得台灣觀眾滿堂彩,如果你喜歡這種詼諧笑鬧兼顧家庭溫馨的風格,就別錯過這部試片時讓全場爆笑如雷的《基佬大廚》!

《基佬大廚》主角馬西,他是經營餐廳的同志廚師,20年前他曾為了隱瞞性向而結婚生子,待真正出櫃後,他便與前妻及兒女斷絕關係,逃避身為父親的責任,當前妻突然病逝,他不得不收留無人照顧的兩兄妹,從小被遺棄又正值青春期的兒子想當然爾對他懷恨在心…這時隔壁搬來一位帥氣足球明星,迷倒了餐廳女領班,她使盡渾身解數積極放電,帥男卻不解風情,殊不知真正的情敵正是她的老闆馬西!眼看米其林星就要到手,事業即將飛黃騰達,又得面臨生活中的家人情人爭執大混戰,出櫃歐G桑能否成為兼顧愛情家庭與事業的新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