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5


金馬電影學院/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專訪

2009台北金馬影展

請您簡單介紹金馬電影學院的課程架構
這是一個短期約半個月的電影實作訓練,不只是來聽名家演講、瞻仰他們的風采,而是實際去做,所以十五天裡分了前製、拍攝跟後製,後製會比較長因為還有剪接等部分。學院開學之前我們已經先做甄選,再請校長侯孝賢、教務長廖慶松剪接師,還有兩班導師從裡面挑出適合的人,通知他們開始寫大綱和劇本,實際來到台北縣上課是最後十五天,但整個做起來是兩個月的時間。


對於國外類似範例,如柏林和釜山影展的電影學院,有何參考或修改?
兩個影展我們都去過,也找來實際當過學員的台灣影人談當時上課的經驗做為參考,一開始我想做柏林影展那種容納兩三百人的演講,還可以讓大家選課,對我來講這比較容易,因為不涉及器材和執行面,比較像文藝營那種感覺。釜山影展不一樣,它每年從全亞洲甄選二十名左右,也是分成兩班拍片。我把這兩者都評估了,後者的執行難度是更高的,準備時間更長,成本更高,負擔學員機票住宿之外,還要幫他尋找到師資和配合拍攝的劇組,甚至演員,還要幫他們去勘景,當他們一走出戶外的時候,工程就變得很浩大。
討論之後侯孝賢導演傾向釜山模式,我們也就拚下去了,以現有資源預算做起來是非常困難,是因為侯導本身的人脈跟號召力,我們才能找到大師級技術人員站台教學,我們師資陣容每個都是國際級的,除了侯導以外,攝影是李屏賓,剪接是廖慶松,錄音是杜篤之,三個都是國家文藝獎得主。後期會出現經驗分享的教授包括了蔡明亮,可能還會有李安如果他身體狀況OK的話。
連釜山影展策展人看到這個師資都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比他們的還要夢幻,我想主要是因為很多技術人員的工作時間難配合,一個Case可能是一兩個月,很難先答應說三個月之後可以來上課,我想主要是因為侯導的關係,他在釜山影展已經當過很多任亞洲電影學院的校長,今年他又去了,他一直覺得他好像一個神主牌、一個精神指標,他希望在金馬電影學院裡面先立定它是針對華語對象,這也是我們的優勢,所以我們讓全世界只要能用華語溝通的導演們都可以報名,寄來短片作品和履歷,讓校長導師可以選,我們希望導師隨時隨地在旁邊支援這些學員,希望導師年輕一點然後有優異的長片執行經驗,我們請了《九降風》的林書宇跟《囧男孩》的楊雅喆,他們也各自聘請一到兩位助教,另外在生活上安排助理來照顧這十六個人,他們到時候吃住在一塊,要一起討論、分工、拍攝。這種架構在台灣是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不多見,老實說就金馬的規模是不太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但我們有力之處在於主席是侯導,他可以讓事情成真,他自己想做,也能讓很多人願意奉獻,這些師資又會吸引全世界最傑出的一批年輕創作者願意來。


師資陣容除國際知名度外,還有哪些考量?
最重要還是實作,如果就國際知名度跟地位來邀請的話,應該是辦大講堂式的,但小班制就需要可以指導的人,因為我們的學員不是一般觀眾,這也是兩種課程的差別所在,像小班制的話兩百人報名只挑十六個,競爭激烈,很多常勝軍可能都被淘汰剔除掉,能被選到的他們基本功都已經非常好了,要給他們做的並不是教他們怎麼使用器材這麼粗淺的東西,而應該是一種示範跟進階,要有一定的程度才能從這些大師的口提面命中去領悟,那不是一般沒做創作的人可以理解的,很多人甚至說願意自費來參與,或很多人願意擔任劇組,因為這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我們對師資的要求除了極少部分是實務經驗分享與問答,大部分的課程都是實作,包括對劇本的討論、勘景、選角、分工、實地拍攝、後製,這就是一個電影無論大小都會經歷的,學員必定要有教授可以在過程中提供專業的建議跟指導,必須有人從頭到尾可以監督跟協助,難度是在這裡。

您期望這次金馬電影學院和台北縣合辦能達到什麼樣的成效?
台北縣政府在財力、物力還有場景上給了很大的幫助,就縣府和金馬現有的資源加起來能夠完成這件事是一點奇蹟(笑)。我們的野心很大,希望這個活動可以一直辦下去,但問題要丟回地方政府怎麼去看待這件事,因為它的潛力跟附加價值難以預估,難保這批人當中很迅速就有一個很厲害的導演誕生,或他們可能都是以後華語影壇很重要的人物,對我們來說很必要把狹隘的地域觀念打破,透過一個活動的舉辦,讓台北縣不只是在體制上升格,而是在電影版圖裡就不一樣了。釜山就是這樣起來的,它原本只是一個港都,透過影展而成為亞洲電影的集散地。我們現在給學員的功課,他們正在世界各地自己家中醞釀的,就是十五分鐘內現代背景的劇本,不必仰賴特效古裝或奇特的建築景觀,而要回到最基本功的地方,場景的限定其實是有必要的,在他們來台灣之前導師助教會先挑選出要拍攝的作品,十六個裡面會有兩個本子被挑出來執行,導師也會先進行勘景工作,他們的準備其實是比學員還要多的,要先就這個本子看哪些場景可用,不可能等學員來台灣熟悉之後才拍嘛,那勘景的範圍就在台北縣。

如何從兩百多位報名者中篩選出十六人?有哪些關卡?
學員在網路上就可以完成報名,之後再郵寄作品過來,今年我們用編劇、導演、攝影這三部分去強調,他們的Credit會說明個人的擅長,除了要水準以上,還有地域性和專業性的考量,我們經由三階段淘汰,第一階段是央請導演安哲毅和編劇張家魯幫我們做篩選,金馬執委會再做第二部分的篩選,再由學院主要工作人員跟執行長去做更嚴格的篩選,最後剩下四五十部,由校長和教務長及導師,以評審會議的型態來挑,尋找有發展性的,這次真的有外地電影公司年輕的董事長來報名,他已經接拍過很多案子,所以不太符合學院需要。學員年齡大概是二十三到三十幾歲之間,也不會是大學在學青年,你一定要有一兩部OK的短片。選完之後我們錄取十六個,還有四位候補,可是應該補不上(笑),這十六個我們馬上通知,每個都非常興奮,現在就是給他們一個規範去寫作大綱跟劇本,開學之前就會寄來,校長教務長導師會再開一次會,挑出兩個劇本,然後分成兩個班,每個班會有導演組、攝影跟後製組,被挑出來的劇本作者是會確保進入導演組,其他就等他們來台灣再做細部分工。這次台灣跟大陸報名的量還是遠遠超過其他地區,質也是,但我們不能變成中台電影學院,我們的確是有考慮到能不能促進大華人地區這個概念和電影工作者的互通有無。

在影片製拍部份和哪些器材道具單位配合?
器材都是跟台灣目前最大最專業的,比方阿榮片廠、台北影業、聲色盒子,也有大家共襄盛舉的意味在裡面,對一般觀眾來講比較沒辦法感受得到,不知道這十六個人來上課又如何,但對創作者來說是很大的震動,後製公司和電影大老們都覺得應該幫忙一下,幾乎都無條件願意支持和趕工,就一般來說是不太可能在五六天完成所有後製,侯導甚至要動用自己的魅力和威嚴出面號召,因此到時這些工作人員會是比導演還要資深。

相較於其它縣市,短片在北縣取景拍攝的優點為何?
跟台北縣合作我覺得很有利的基礎,就在於台北縣各式的地形地貌都有,除非你要拍沙漠(笑),否則都可以找到,上山下海都會鄉間都可以,學員來到台灣之後其實還有一個勘景的課程,會帶他們去感受,讓他們的劇本和場景可以連結。我們其實很難預測會不會有人因此對台北縣的場景環境條件感興趣,可能因為他在台北縣學電影這個經歷,讓他以後繼續來這裡拍,這種Promote會更大,如果有朝一日台北縣成為全世界華人新銳導演來跟大師學電影的課堂,台北縣對電影的重要性也會就此浮出,就像現在北高兩市都在努力強調:我可以提供資源!趕快來我這裡拍電影!要淹水要幹嘛都可以!那台北縣怎麼跟他們競爭呢?這比較像是埋種子,可能他來這裡學習住過半個月,說不定下次來拍台北縣的就會有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這次還有法國跟美國,那時候這活動就不得了了對不對,台北縣本身又有台灣藝術大學、有電影系、有很多的可能性。

兩支短片作品將如何呈現金馬學院教學成果?
我們的畢業典禮會跟金馬影展結合,有一個免費放映會,這是希望外界觀眾也能看到活動成果,我們並不期待也不能期待一定是兩部經典短片的出現,因為光是學習磨合不同的工作經驗和文化就非常困難,所以比較要緊的是讓他們懂得做這種Team Work,和專業有主見的人合作,而且用HD拍也要用HD的機器放映,整個成本和放映環境都要考量進去,從校長到教務長到導師要求的規格都非常高,劇組的能力跟經驗不可以只是一群有熱情的學生們來幫忙那麼地簡單,那我們做為影展執行人,也同樣要給他一個慎重特別的儀式去呈現。另外學員也可能會參與其他金馬影展、頒獎典禮、創投會議等活動,可以跟國外大師或新銳導演或對華語片有投資興趣的業者有交流的機會、擴展視野,它的效益對學院或學員來講都會比較大一點。

-本專訪刊登於【臺北縣影視資源資料庫】網站 http://www.tpc-camera.tw/camer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