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6

許鞍華開過最文藝的玩笑─《黃金時代》

2014年金馬獎頒獎台上,許鞍華為獲得最佳導演獎致詞:「本來想為藝術犧牲,沒想到會站在這裡,我有點不好意思,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熟悉許鞍華生平的觀眾,應該就能理解她為何執著於蕭紅這位女作家,大學專攻文學的她,進入電影業後曾拍攝《書劍恩仇錄》、《傾城之戀》與《半生緣》,卻都遠遜於她其它的成功作品,落得挫敗收場,她曾說自己再也不碰文學改編,之後的創作生涯便以寫實見長,成為現今我們所熟悉的許鞍華,但很顯然,她仍不可自抑對文學的熱愛,畢竟投入《黃金時代》之時,她已接近從心所欲的年紀,可能因此更想撕掉自己廣為人知的標籤;又,蕭紅曾對友人訴說「自己將孤苦以終老」,一名單身邁向老年的女導演,恐怕心底也不時會浮現這樣的恐懼吧。

在一大群只著眼於主角行為的觀眾眼中,《黃金時代》好比《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蕭紅像個不斷跟錯男人的職業小三,總是愛上有婦之夫,又總是在開展新戀情的時候懷著前男友的孩子,但我們應當理解為:那時代二十出頭的女人,已可比擬現今的大齡剩女,遇到單身好男人的機率實在太過渺茫,做為舊社會中一位忤逆同代人思維的女性,她到底是主動自發要驚世駭俗,或者被動受命運捉弄,又怎麼理得清。

《黃金時代》片名本身已是一則反諷,千萬別將時空背景想像成張愛玲式浮華斑斕的民國上海,實際上鏡頭不斷吐露著主角們的又冷又窮,終其一生無論感情或生活都過得顛沛流離的蕭紅,亦自嘲地在孤處異國、愛人外遇、導師逝世之時,於信中寫下「這真是黃金年代」;而這部帶有批判與控訴意識、執意要違背敘事常規的電影,被安排在去年中國十一國慶檔期,更是一樁白金級的黑色幽默:耗資3.5億台幣的重量級製作,票房最終僅收2億半,因為它壓根不是一部閤家觀賞老少咸宜的商業大戲,而是編導雙方以高理想處理的反劇情片。

不過,若要我打從心裡給幾句觀影感想,我會說它是宛如天降華語影壇甘霖,具備電影最狹義之要素,諸如高度的背景知識考據、高度的文化美學含量、高度的表演說服力、高度的敘事結構創新企圖,更重要是芸芸大片市場裡,幾近絕跡的「真電影」。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