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精神分析是種以治療為名的疾病」。
神人級影后伊莎貝雨蓓飾演的高級妓女艾莉絲,可依客人性趣需求,演出各種戲碼、人物,舉凡日本女高校生、SM女王、嬌羞主婦等,艾莉絲準備「角色」的認真專業簡直媲美伊莎貝雨蓓(!),並條理分明地訂出套餐式價目表,根據療程不同,時間和收費也不同,診前溝通更是做得一點都不馬虎,她是性失意男人的良藥;精神分析師薩維耶是典型中年危機,對一切無感,活得像槁木死灰,病人走進來躺上貴妃椅,背對他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而他一言不發只是狀似聆聽(無表情與無反應讓人不敢太確定),病人毫無保留向他傾吐自我,視他為精神支柱,但他自己卻無法和任何人包括妻子好好交談。艾莉絲與薩維耶,這兩人專職處理別人的憂鬱症、女裝癖、慾求不滿等任何精神障礙,以「販賣被治療感」維生,但其實買方與賣方,難說是誰需要誰。
電影開頭,在精神分析師夫婦的骨董藝品炫耀會上,男主角一邊介紹珍藏,一邊自嘲說,那件是強迫症,那件代表神經質,那件則是我的偏執。簡潔點出他如何用高貴珍稀填補心靈空洞,而後他在拍賣會得到夢想已久的天使雕像,這位天使長得童趣滑稽,值得留意它在各角色間的流動與象徵意義。
還有一名關鍵的中立角色,是介於艾莉絲與薩維耶之間的精神科醫師,他代表這場角色扮演遊戲裡相對的客觀超然,當艾莉絲向他求助,該醫師不願接手,但他提出的見解如當頭棒喝:「艾莉絲不需要幫助,她有的是力量。」是,人人都有的是力量,只是往往需要在遇見同病相憐,或比自己還慘的對象後,那股體內的能量才會被喚醒。這也是我們看某些電影的原因吧。
-本文刊載於大人物迷電影【電影吞食部】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